诸葛亮临终前告诉魏延:“执掌三军,你是最有资格的人。”可是等魏延走后,诸葛亮又叮嘱马岱:“我死后,魏延必然会反,三军定会大乱!”马岱疑惑:“丞相是让我斩杀魏延?” 说起魏延之死,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三国演义》中的描写:诸葛亮临终前设计让马岱杀死魏延,避免他日后叛乱。这个故事在各类影视作品中被反复演绎,以至于在大众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 然而,翻开正史《三国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史书中的魏延不仅没有"反骨",反而是蜀汉重要的统军大将,更是诸葛亮倚重的得力干将。 在汉中防区,魏延的地位可以说仅次于诸葛亮。他不仅担任汉中太守,还被任命为前将军、征西大将军,手握重兵镇守北方边境。这些职位的授予,无一不显示出蜀汉朝廷对他的信任。 魏延在军事上的才能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据《三国志》记载,他曾在阳溪一战中大败魏国后将军费瑶和雍州刺史郭淮,立下赫赫战功。正是这样的战绩,让他得到了进一步提拔,被封为南郑侯。 诸葛亮每次北伐,都会让魏延担任前锋或主要战将。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北谷口时,魏延再次被任命为前锋,这足以证明诸葛亮对他的重用程度。 史料中的魏延并非是一个心怀不轨之人,相反,他对蜀汉是忠心耿耿的。从刘备时期开始,魏延就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并因此得到重用。在诸葛亮主政期间,魏延更是成为北伐战略中的重要将领。 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魏延形象?这与《三国演义》的创作目的有关。小说为了增添戏剧性,往往会对历史人物进行艺术加工。魏延被塑造成"反骨"之人,更多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和先见之明。 真实的历史中,魏延之死与其说是"叛逆",不如说是权力更迭时期的悲剧。在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魏延的性格是一把双刃剑,既成就了他的军事才能,也埋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魏延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统兵作战。 在带兵打仗方面,魏延可以说是蜀汉数一数二的将领。他不仅勇猛过人,更懂得如何管理和训练士兵,这使得他手下的军队战斗力极强。 然而,魏延性格中的骄傲和固执,让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显得十分生硬。《三国志》中提到,当时的其他将领都会主动回避与魏延的正面冲突,就是因为他处事过于强硬。 这种性格特点在他与杨仪的关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杨仪作为诸葛亮的长史,同样是位高权重,但他并不愿意对魏延退让,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 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可以说是既赏识又头疼。一方面,他十分看重魏延的军事才能,不断提拔重用;另一方面,又要经常调解魏延与其他将领之间的矛盾。 在建兴十年,魏延与刘琰发生争执时,诸葛亮采取了比较温和的处理方式。他并没有直接处罚魏延,而是责备了刘琰,要求其向魏延道歉。 这种处理方式显示出诸葛亮高超的用人艺术。他既要维护军中秩序,又要照顾到魏延的面子,避免打击将领的积极性。 诸葛亮对魏延的重用是有目共睹的。从汉中太守到前将军,再到征西大将军,魏延的仕途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但是在军中,杨仪的存在始终是魏延的一根刺。两人性格都很强势,谁也不愿意服软,这种矛盾在诸葛亮在世时还能得到控制。 费祎经常在两人之间调解,试图缓和他们的关系。但是这种调解收效甚微,反而让矛盾在表面平静下暗流涌动。 诸葛亮临终前的军权安排,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对这种矛盾的担忧。他让魏延负责断后,实际上是在避免魏延与杨仪之间发生直接冲突。 杨仪作为诸葛亮的行军长史,主要负责军队后勤和文书工作。他在军中的地位虽然不及魏延显赫,但掌握着军队的实际运转大权。 两人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军中武将与文官的权力之争。这种矛盾在诸葛亮去世后,随着军队指挥权的更迭而彻底爆发。 建兴十二年秋,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此时的蜀汉军队正面临着一个关键的战略抉择:是继续对魏作战,还是选择撤军。 诸葛亮最终选择了撤军,并制定了详细的撤军计划。这个计划中,他安排魏延负责断后,姜维作为次要断后力量,其他部队则按既定路线撤离。 然而,这个看似完善的计划却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诸葛亮去世后,杨仪接管了军队指挥权,并没有立即公布诸葛亮的死讯。 此时的魏延提出了一个不同的主张:他认为不应该因为诸葛亮的去世就放弃军事行动。在魏延看来,当务之急是继续对魏国施压,而不是仓促撤军。 这种分歧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军中权力之争。魏延不愿接受杨仪的指挥,擅自率领部队南归,并在途中烧毁了栈道。 魏延的这一行为直接威胁到了大军的安全。烧毁栈道不仅影响了主力部队的撤退路线,还可能让断后部队陷入危险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杨仪采取了果断措施。他一方面安排人向魏延部下说明情况,另一方面则派出军队追击魏延。 情况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魏延的部下在得知真相后,纷纷倒戈。一位曾经威震蜀汉的大将,最终只能带着少数亲信仓惶逃亡。
诸葛是吹出来的,那朝那代象姜子牙韩信等等哪一个不比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