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有机会破局吗? 唯一一次机会: 董卓死后, 牛辅也被亲兵杀死。 此时朝廷在长安, 周围是群龙无首的凉州兵, 武将中朝廷内有吕布, 外有皇甫嵩, 文官有王允执政,关东已经开启乱斗模式。 (袁绍夺冀州, 曹操占兖州, 袁术控制南阳, 公孙瓒控制幽州, 刘表控制荆州, 刘焉控制益州, 公孙度控制辽东)。 此时如果能让皇甫嵩收纳原来董卓手下的凉州并州兵将, 以关中为根据地, 进可以重回雒阳震慑关东诸侯, 退可以拒守函谷关, 先图巴蜀, 然后效仿秦国路线重新一统。 但王允出身世族, 家族世代读书为官, 本人从小饱读腐儒经典, 对朝廷虽是坚定忠诚,有王佐之才, 还是关东名士, 曾经弹劾宦官,诛杀董卓, 但却被腐儒思想侵蚀, 以己度人,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的想法和行为, 犯下一系列错误。 首先, 灭董卓之后, 执政上有严重问题, 后汉书王允传记载“卓既歼灭, 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 每乏温润之色, 权正持重, 不循权宜之计, 是以群下不甚附之”这样一来朝臣都不拥护他。 他还力排众议, 强杀蔡邕, 独断专行, 寒朝臣之心。 结果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力量-世族不支持他(关东名士就这么被你老王头给杀了, 我们这么多人求情都没用)。 其次, 东汉名士的通病:歧视武人。后汉书王允传记载“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布亦负有功劳,多自夸伐, 既失意望, 渐不相平”你吕布就一武夫, 仅仅是我们士大夫手里的工具。在吕布眼里吕布, “灭董时叫人家小甜甜, 灭董后叫我牛夫人”。导致武人集团不支持他。 这样一来王允几乎是众叛亲离。 再次, 没有赦免凉州兵, 据后汉书王允传记载“此辈无罪, 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 适足使其自疑, 非所以安之之道也”他们本来无罪, 只是听命行事, 如果特赦他们,他们会不会因此感到不安呢。 王大司徒觉得, 凉州兵将只是服从命令, 并不算犯罪, 没罪的人我给人家发一个赦令不就等于先把他们定罪了么, 虽然不予惩罚,但相当于给人家档案上留了一个案底, 他们就不是良民了, 所以特赦他们不合适, 会让他们感到不安的。 这典型的腐儒思维。 事实是当时凉州兵已经感到不安了, 急需平复他们的心情, 不能无是他们已存的心里状态。 李傕其实曾经派人去长安与王允商议, 凉州兵投降, 朝廷赦免我们。多好的事情啊。“傕等恐, 乃先遗使至长安, 求乞赦免” 但王大司徒怎么回复的呢, “一岁不可再赦,不许之”这个不许也不解释清楚, 到底是要杀凉州兵还是不杀, 玩一个热点冷处理。 结果十多万人心惶惶的凉州兵不杀不赦不接管不给政策, 最终贾诩开了大招:文和乱舞。 其实董卓刚死后不久, 还有人提议启用名将皇甫嵩, 让他去接管凉州兵, 同时震慑关东诸侯, 当时以皇甫嵩的声望、能力、忠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但身为士人的王大司徒极其轻视武人, 以前的小甜甜吕布都变成牛夫人了, 你个小小的皇甫嵩算什么。 然后王允对关东形势判断严重失误, 对已经开始割据乱斗的关东诸侯认识是这样的“关东举义兵者, 皆吾徒也。今若拒险屯陕, 虽安凉州, 而疑关东之心, 不可也”完全按腐儒效忠的思维来考量这帮在酸枣会盟之后只知道吃喝和相互掣肘的关东诸侯。 这些已经把地盘打下来, 吃到嘴里的诸侯怎么可能给你吐出来。 最后,队友的“神助攻”。 即便李傕攻下长安, 擒拿了王允, 但因为当时王允还有强力外援。 当时长安所在的郡叫京兆尹, 京兆尹旁边有两个郡“左冯翊和右扶风”(郡长官官名与此同名)有驻军防护长安,带兵的长官是王允的同乡, 宋翼当左冯翊,王宏当右扶风。 李傕当时担心这两个郡起兵反对他们, 就以皇帝的名义招他们进长安当官。 王宏和宋翼商量, 李傕等之所以不敢杀王司徒就因为咱俩手中有兵力, 如果去了长安不都得死吗。不如咱俩起兵, 与关东诸侯遥相呼应, 一起进攻长安, 这样还有转危为安的希望。 宋翼说, 话虽如此, 但这是王命,怎好违抗。宋翼坚决要去长安, 王宏认为自己独木难支, 也去了长安。结果么来了个酆都路上三人行。 之后李傕等控制长安, 汉献帝唯一一次机会就这样被三个腐儒葬送了, 更讽刺的是这种腐儒教育就是从他祖宗刘彻开始推行, 刘秀大力贯彻之下才在士大夫中如此流行, 此谓时也命也运也。
典型的纸上谈兵! 就你说的那些人,你凭什么认定他们会有一直忠于汉献帝? 曹操也不是一开始就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那时代人心已经乱了! 忠诚的程度是要看汉献帝能给出什么!比如曹操,当天子的名义已经不如相令那么重要的时候荀彧就无汉禄可食了⋯
东汉晚期两次党锢,皇帝借宦官集团的手杀了多少士人精英,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现在又想忽悠士人支持,难道支持刘家复兴再搞第三次党锢?
你站在上帝、后人的视角,看问题自然是看的很清楚、很透彻,但你站在当时王允、汉献帝的视角,就不是这样的了。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乱哄哄的局面,你又没有可靠的情报信息来源(当时可是没有互联网、电脑、手机、电视台),你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的,只能看一步走一步。就像是曹操、刘备、司马懿,在他们创业阶段,也是充满了挫折和风险的,当时他们也不知自己会不会创业未半而道中崩了?——我们是后人,当然知道他们的最终结果,但他们自己当时是不可能知道的。
黄埔嵩那会儿还在吗?
神特么腐儒教育是从刘彻开始推行。刘彻重用的是公羊儒,公羊儒的地位是他们自己用刀子挣出来的。
汉献帝自己能力弱,也怨不得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