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点评秦始皇: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 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秦始皇是干实事的

不急不躁文史 2024-11-29 22:37:38

毛主席点评秦始皇: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 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秦始皇是干实事的,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 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 毛泽东是享誉世人的文史大家,一生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精通古今。 他自幼便沉浸于中国传统经典的浩瀚学海中,尤为喜爱《论语》、《孟子》、《庄子》、《左传》等先秦诸子百家之书,几乎没有不读的经典,甚至在《周易》一书的诸多注释本中也一一过目。 即使在日理万机、忙于国事之时,他仍不忘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阅读,勤学不辍,继续从书籍中汲取智慧。毛泽东不仅深谙历史文献,还留下了许多关于中国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精彩点评,成为了一代文化巨匠。 尤其是在谈到秦始皇时,毛主席的评价更是深刻而独到。 毛主席对秦始皇的评价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高度褒扬帝王之一,这种评价的高度,不仅体现在对秦始皇统一中国所展现的政治才能的赞赏,也在于他对这一历史人物深刻的思考与辩证的看法。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几乎无人能及,无论是从国家的统一,还是从政治制度的创新,他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毛主席曾多次强调,秦始皇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征服者,更是一个在政治和文化上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伟大帝王。 毛主席明确表示,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这话虽然令人惊讶,但却突显了毛主席眼中的秦始皇:他不仅成功统一了六国,还通过一系列具有战略眼光的制度改革,使得中国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毛主席尤其推崇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政治成就,认为他通过军事征服的手段,将六国分裂的局面彻底摧毁,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在1964年6月24日,毛主席在接见外宾时曾说:“秦始皇是第一位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 这段话不单是对秦始皇的成就的高度赞扬,也揭示了毛主席对秦始皇历史地位的独到理解。秦始皇的统一,不仅仅是通过武力和战争,更是通过文化、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整合,使得分裂的中国变得更加紧密。 这种“统一”是全方位的,涉及到语言、度量衡、法律等多个方面。 毛主席对秦始皇的评价并非全然肯定,尤其是他在统一六国后的行为,毛主席有着相当深刻的批评。在毛主席看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成功并没有完全转化为长久的社会稳定,反而因为其后期的过度膨胀和奢靡,导致了许多政治失误,最终为秦帝国的迅速衰败埋下了伏笔。 毛主席在晚年提到:“秦始皇这个人,是有雄才的,但是,他统一了六国以后,就躺在了功劳簿上,开始迷恋自己的功绩了。”毛主席的这番话,揭示了秦始皇在获得权力巅峰之后,逐渐丧失了进取的动力,开始沉迷于享乐与自我满足之中。 这种自满情绪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它标志着一位伟大帝王的转折——从一个充满理想和抱负的改革者,变成了一个沉溺于个人享乐和虚幻追求的统治者。 此外,毛主席还批评了秦始皇在后期实施的暴政和过度的财政负担。 高额的税收与强制劳役,导致了农田荒废、人民疾苦,最终成为了反叛和起义的导火索。 陈胜、吴广的起义正是这一连串错误政策的必然结果。 毛主席总结道,秦始皇虽然在初期展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他在后期的暴政和过度膨胀却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总体而言,毛主席对秦始皇的评价体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毛泽东的历史观显然具有鲜明的功利性,他看重的是历史人物及其行为对当下社会的影响,尤其是是否有利于其政治理念的实现。与传统历史学家不同,毛泽东并不认为历史是一段单纯的过去,他把历史作为一种“工具”,来证明当前的政治路线和哲学思想的正确性。 因此,毛泽东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政治目的。 毛泽东对孔子和秦始皇的评价,不仅是出于对历史的个人解读,更与他当时的政治需求紧密相连。尤其是在文ge期间,毛泽东通过批判孔子及儒家思想,意图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推动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他认为,传统的儒家思想过于保守、维持旧有的封建秩序,阻碍了社会的革命性变革。 而秦始皇则是毛泽东所推崇的“英雄”,代表了强力政治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毛泽东尤其推崇秦始皇通过“法家”思想实现的强权政治,认为这是对当时中国社会需要的一种强力推动。他将秦始皇视为实现国家统一和社会改革的历史巨人,尽管他的手段可能极端,却不乏政治智慧和决断力。 秦始皇虽然以“千古一帝”的名号被后世铭记,但毛主席的批评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位帝王的功绩与过错,往往是相互交织的。 历史不仅是英雄的颂歌,也应该是警示与反思的源泉。 毛泽东将历史人物与现实政治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政治功能的历史观,既服务于当时的社会需求,也塑造了后世对这些人物的认知。 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的历史功用主义成为了中国历史理解的一部分,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0 阅读: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