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张謇得到了盛宣怀的鼎力相助,通州大生纱厂才得以正常运转,殊不知,他从

书雁聊人啊 2024-12-03 12:37:37

1897年,张謇得到了盛宣怀的鼎力相助,通州大生纱厂才得以正常运转,殊不知,他从这一刻起,已然步入了盛宣怀所设的局中。 张謇祖籍江苏常熟,1853年出生于南通,是清末民初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 从出身上说,他出生于一个耕读之家,从小就跟着父亲读书识字,5岁那一年就跟着几个哥哥进了私塾,是个有真才实学的才子。 那个时候,人们读书都想考个功名,张謇也一样,少年时就立志要通过科举进入仕途。 只可惜,古代的科举考试,光有学识还不行,运气也是个必不可少的决定性因素。 张謇16岁就中了秀才,可是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接连在乡试中名落孙山,直到32岁才考中了举人。 好不容易中了举人,他能进京参加会试了,却又是接连受挫,10年之间参加了4次会试都没有高中。 直到1894年,慈禧过六十岁生日的时候特设恩科,41岁的张謇才在这次考试中脱颖而出,并在殿试中被慈禧钦点为头名状元。 说起这件事还挺有意思,张謇差一点就错过这场恩科考试了。 本来他对科考入仕都已经绝望了,根本就没有想过参加恩科,但是他父亲坚决不同意,硬逼着儿子进京赶考,却没想到,竟然逼出来一个状元郎。 祖上几代人都没有考取功名的陈家,也因为他扬眉吐气,总算是出了一个当官的。 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张謇太过执拗,坚持要通过科举入仕,实际上早就能跻身仕途了。 他虽然考运不佳,但是才学之名却非常响亮,21岁被通州知州孙云锦聘到麾下当幕僚,两年后又应邀到淮军统领吴长庆麾下效力。 从此之后,无论吴长庆提督地方、进京面圣、还是督师支援半岛,到哪都带着他。 所以,即便是张謇没有考取功名,却很早就已经出名了,不仅朝堂上的重臣潘祖荫、翁同龢等人想把他收入门下,就连李鸿章、张之洞等晚清肱股都想尽办法要挖他。 这几个晚清朝堂上的重臣,他不管跟着谁,要谋个一官半职简直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可是他执拗得很,谁也不跟,就要通过科举入仕,结果屡试不第备受打击。 参加恩科的时候,虽然他有幸跻身一甲之列,但是名次却并不高,得了个倒数第一。 庆幸的是,他参加殿试的时候,爱才如命的翁同龢极力保举,对人才求知若渴的光绪也积极周旋,慈禧这才把他点成了状元。 也因为这件事,张謇入仕之后成了翁同龢最得意的门生,同时也成了“清流”一派的中流砥柱。 但是,他在仕途上走得很不顺利,因为在政见上跟李鸿章的主张相左,也成了被李鸿章狂踩的眼中钉之一。 1896年,张謇在张之洞举荐下,奉命创办通州大生纱厂,却没承想,给了盛宣怀伺机报复的机会。 盛宣怀比张謇大9岁,两人之间并无纠葛,在仕途上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 既然如此,盛宣怀为什么要跟张謇作局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盛宣怀是靠着李鸿章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张謇得罪了李鸿章,也就等于说是得罪了他; 第二,商人的本质就是逐利的,没有哪个商人会嫌名下的产业多。既然大好的机会送到了盛宣怀的面前,他自然不会放过。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时候本来就很困难,光筹集办厂资金就让他差一点跑断了腿,好不容易才把厂子给建了起来。 但是,纱厂建起来了,没有启动资金也不行啊,进不了原料、开不了机还是白搭。 就在张謇一筹莫展的时候,盛宣怀主动把10万两白银送到了大生纱厂,甚至还多方游说为纱厂争取了很多优惠政策。 对于张謇来说,盛宣怀简直就是自己的“大救星”。 要不是盛宣怀鼎力相助,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大生纱厂开门即歇业,根本就运转不起来。 可是他也没有想想,盛宣怀背后的主子是谁?为什么天上掉下个大馅儿饼,没有砸中别人却偏偏砸中了他? 所以,说来说去,张謇只能算是个有能力、有魄力的实业家,但却不是个合格的商人,缺少了商人的心机和必要的狠辣。 等到他发现情况不对头的时候已经晚了,盛宣怀已经掌握了企业的命脉,彻底控制了大生纱厂。 不过,虽然张謇在这场较量中完败,但从长远来说盛宣怀也不能算赢,只不过自己舒服了而已,后代子孙有几个过得好的? 盛宣怀这个人,经商的能力是一绝,但侧面也能看出来,他是是真的狠毒,既能对收新疆有功的胡雪岩下手,让他倾家荡产,也能对利国利民的张謇下手,让他没了自己苦心经营的纱厂,给他人做了嫁衣。 至于对盛宣怀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不过,在《清史稿》中是这样写的:“侵权违法,罔上欺君,涂附政策,酿成祸乱,实为误国首恶。”但具体如何评价他,也是因人而异了。 盛宣怀的晚清四十年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