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弹为什么如此精准?全靠这位身穿5块钱背心的老人!他曾用18月就破解了“钱学

报君知史 2024-12-03 15:08:17

中国导弹为什么如此精准?全靠这位身穿5块钱背心的老人!他曾用18月就破解了“钱学森密码”,实现了导弹“指哪打哪”,这可是连美国科学家都无法完成的研究 ,他却做到了。他就是中国激光陀螺之父,高伯龙院士。   2017年夏天,一位年过80的老教授躺在病床上,面对着前来看望自己的搭档,艰难地说道;“老丁啊,我的身体不行了,这新型激光陀螺的研发就交给你了。”说完老人语气中充满不舍和不甘,眼中也饱含着泪花。   丁金星听到这话,双手紧紧地握住这位老人干枯的手,语气哽咽地回道“放心吧,我会继续努力的”,心中的不舍,又让老人坚持了几个月,终于在当年冬天与世长辞,这就是我国的激光陀螺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伯龙。   随着钱学森的回国,我国各类导弹也应运而生,但是导弹如何打得准成为,我国科学家需要攻克的难题,当时美国和欧洲已经提出了激光陀螺的概念并研制成功,为此钱学森留下了仅有两页纸的秘籍。   为了更快地研制出我的激光陀螺,钱学森开始在国内搜寻相关人才,正在大学中做物理研究的高伯龙进入了钱学森的视线,并点名让他来进行破解研究。   高伯龙也是非常吃惊,因为他的主攻方向是理论物理研究,而让他重新换赛道,难度非常大,害怕高伯龙有畏难情绪,时任哈工大的陈赓院长还专门将高伯龙请到家中吃饭,计划饭桌上好好劝劝这位物理专家,没想到,高伯龙听到安排后,表示只要国家有需要,再难也要上。   高伯龙真可谓白手起家,他能参考的资料只有钱学森留下的两张手稿,而实验条件更是艰苦,只给他留下了一间由食堂改造的实验室,实验经费也只有5万元,为了能够购买更多的实验设备,高伯龙是能省就省,在高伯龙的带领下,他和他的团队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就弄清了激光陀螺的工作原理,并写出了一本完整的讲义。   更是在原有二频抖动陀螺仪基础上,提出了四频差动陀螺仪,在1975年全国激光陀螺交流会上,这一概念一提出就遭受了大家的质疑,认为目前中国只能实现单频激光陀螺方案,但是在高伯龙的详细解释下,成功说服了各位专家。   原理有了,将理论变成现实更是困难,为了能够更快地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激光陀螺,高伯龙和他的团队没日没夜的加班实验,每天都很晚才能回家,有次回家脱袜子时,因为长期站立,脚肿得像馒头一样,袜子根本脱不下来,只能喊来他的爱人帮忙。   他的爱人看到这一情形,心疼地直掉眼泪,劝慰他:“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实验可以慢点做”,高伯龙却笑着说“不行啊,起步已经晚了,再慢就怕追不上了。”   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1984年,高伯龙的试验样机终于通过了鉴定,但是此时却传来美国已经放弃这种类型的激光陀螺研制,国内也传来了很多质疑声,但是高伯龙都坚定地说,美国人搞不定的,中国人未必也不行。   在他的坚持下,中国的激光陀螺工程有了十足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更是在1991年成功研制出全内腔He-Ne绿光激光器,中国自此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研制成功的国家,我国导弹也真正进入指哪打哪的阶段。   高伯龙院士生活非常简朴,对吃穿要求非常低,有次中央电视台去采访他,他也没有特别打扮,如同往常一样,伏在案头专心研究,身上穿的还是平时那件5元钱买来的白色背心。   也正是这些甘于平凡,耐住寂寞的学者们,才有了今日腾飞的中国。

0 阅读:23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