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养生之通阳行气话薤白
提及“薤白”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陌生,但提及小根蒜,很多人就熟悉了。这种植物,北方多叫"小根蒜",南方常称藠(jiào)头。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薤白的栽培,据记载,殷商时期即有种植和食用此物的习惯。诗圣杜甫在《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中写的“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求书。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衰年关鬲冷,味暖并无忧。”便是这春日里的一抹绿——薤白。
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鳞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
提及薤白,大家会想到大蒜,其实这两者在原植物和药性、功效以及适应症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1、原植物和药性:作为中药,如上所说,薤白是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鳞茎,其药性呈辛苦温的特点,归属于心、肺、胃和大肠经。大蒜来自于百合科植物大蒜,其药性呈辛温的特点,归属于脾、胃、肺经。
2、功效和适应症:薤白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脘腹痞满、泻痢后重等症状。而大蒜则具有杀虫、消肿解毒、止痢等功效。
历史上最著名的名方就是——瓜蒌薤白白酒汤,被誉为“心脏病第一方”,常作为治疗各种心脏病的首选基础方,帮助很多心脏有疾病的人群摆脱了痛苦,因此薤白也有“菜中灵芝”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