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晋惠帝,二百年前的玛丽王后,竟然说过同一句话 有一桩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趣闻,说的是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她得知法国国民连面包都没得吃之后,对他们非常同情,于是提出一个指导性意见:“为什么不吃蛋糕呢?”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有个这样的皇帝,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晋朝第二代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衷因为智商不高的缘故,常常会闹一些笑话,又因为身份太高的缘故,这些笑话往往被史官记下来,成为他是一个糟糕皇帝的佐证。 《晋书·惠帝纪》虽然是晋惠帝作为帝王的本纪,但其中写到的晋惠帝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节其实不多,在更多的内容里,他只是作为一个故事的背景版,一个能被人随意操纵的傀儡而存在。 唯独在篇目的最终,史官在写司马炎考校司马衷,贾南风为司马衷作弊一事之后,又写了惠帝闹过的两桩笑话。 第一件事说的是司马衷去华林园游玩的时候,听到了一阵蛤蟆的叫声,于是心血来潮,对左右侍从问道:“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 他的问题实在是有点天马行空,角度清奇,但也没难住司马衷身边的近侍,不久后有人就回答说:“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 这回答有几分属地管辖的意思,可见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人,脑子绝对要灵光。 然而这么快的脑子,也有被晋惠帝哽住的一天。 当时的西晋发生了饥荒,百姓流离,民不聊生,司马衷得知他们是因为无粮可吃而饿死的时候,忍不住关切地询问道:“何不食肉糜?” 既然没有粮食可以吃,那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后世人谈到晋惠帝,同情心多一点的,多怜悯他身为帝王却因为智商不足,只能以一个傀儡的身份,狼狈辗转在诸王手中。 用词是“受尽折磨”。 可是这样受尽折磨的君主,在“天下荒乱,百姓饿死”的年景里,也能有肉糜可食。 参考资料 《晋书》
千年前的晋惠帝,二百年前的玛丽王后,竟然说过同一句话 有一桩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趣闻
浩然说文史
2024-12-04 22:19:59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