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吴法宪的儿子吴新潮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北京,但此时他的身份早已不再是“将

红色的史纪 2024-12-11 13:47:47

1983年,吴法宪的儿子吴新潮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北京,但此时他的身份早已不再是“将门虎子”,而是一个没有工作,没有住处的回城知青……     在很多人看来,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能够带来旁人想象不到的助力。   但这种好处也是有两面性的,那就是当跌落神坛的那一刻,遭到的反噬子女也是逃不开的。   吴新潮就曾经历过这样大起大落的前半生。   他的父亲是开国将领,1930年加入工农红军,两年后入党。   虽然一直在部队中担任文职工作,却也不是什么文弱书生。   红军强渡乌江时,先锋团指挥部队浴血奋战,为大部队争取了宝贵的渡江时间,其中就有他的父亲。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他父亲一直在后方主持政治民生工作。   那时日子艰苦,不管是后方还是前线日子都不好过,吃了上顿没下顿也是常有的事情。   他父亲发扬风格,有的时候会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群众,自己则勒紧裤腰带饿肚子。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因为能力出众被安排在了重要位置,担当着重建国家的重要责任。   在吴新潮的印象里,父亲是极为忙碌的,经常一个月也看不见几回。   但父亲对他们几个孩子很是疼爱,会考虑他们的前程,为他们安排规划未来的发展。   吴新潮那时年纪已经不小了,便在父亲的安排下进了部队。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吴新潮所在的部队接到了调令,前往朝鲜作战。   父亲并没有因为朝鲜战场凶险就将他留在国内,而是让他保重身体。   吴新潮确信,那时的父亲还是正直的。   可不知什么时候,一切都改变了。   1971年9月,正在沈阳飞机制造厂担任军代表的吴新潮突然接到了噩耗。   他的生活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光鲜的家庭背景,成为了可怕的枷锁。   他一次次的接受审查,一次次的崩溃。   他真的不愿意相信,人生在这一刻彻底逆转了。   确认并无参与后,吴新潮被放了出去。   然而此时的他已经一无所有,工作没了,住所没了,甚至连父亲都没有了。   吴新潮白活了二十多年,看着街道脑子一片空白。   幸而吴新潮的年纪还是稍大一些,经历过战场的残酷,只要没有飞机在头顶上扔炸弹,都是能继续活下去的。   为了生存,他开始了频繁的体力劳动,往返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做着那些他不是从前都不会多看一眼的工作。   最难的时候,他也曾一度有过轻生的念头,但他又莫名的舍不得人世间,决定咬咬牙活下去。   幸运的是,他们并没有被完全抛弃,毕竟他们在那些事情中是完全无辜的。   有了国家的补助,他们的艰难人生变得平稳了一些,生活不再难以为继。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这一点吴新潮十分赞同。   多年以后,国家开始改变,他们这些人也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   吴新潮因为能力出众,被调到了山东艺术学院工作,不被在面朝黄土背朝天。   而弟弟妹妹们也恢复了各自的身份与工作,生活在想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吴新潮兄弟姐妹几个都会因为自己的出身而自卑羞愧。   工作时如果有人问起,他们都支支吾吾的不愿回答。   直到晚年的时候,吴新潮才彻底想通,大方的谈起父亲,谈起自己年轻时的那段黑暗过往。   朋友有时候会为他打抱不平,毕竟当时他能力不俗,如果继续留在部队,晚年可能已经是区级干部了。   但吴新潮看的很开,他承受后果也是因为曾享受优待,他的一切都与父亲分割不开。   不管发生什么,父亲永远是父亲,这一点死亡也无法改变。

0 阅读:99
红色的史纪

红色的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