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搞了一个家庭作业熔断机制,看起来像回事,实际意义不大。 关于作业负担是轻重的问题,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同样的任务,对优生来说,就觉得不重,对待优生肯定是重,对于不会做的孩子来说,1小时的作业量,3小时未必能做完。一线教师在布置作业量其实是个难题,布置少了吧,优生家长反对,作业搞那么少,只能自己去校外辅导班,购买黄冈小状元等自己加料,因为他们吃不好。作业多一点,学困生家长抱怨你不响应国家减负号召,一个投诉电话,麻烦了。总之是个难题,教师只能凭借感觉,满足中等生的需要,一些老师布置分层作业,就是按照学生掌握的程度,布置不同的作业,家长又有意见,说不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我个人觉得作业的布置权利交给家长,老师布置的作业加上建议完成什么任务,而且,学生完成多少,我们就评奖多少。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以周为单位布置任务群,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完成即可,如果孩子身体状况好今天就多做一点,睡不好少做做一点,这样,每天做作业时间是灵活的。也可以利用作业完成培养孩子的自主习惯,这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很可能,一些孩子规定的时间检查,几乎没有动笔。还有一个缺点是不能及时反馈。 总之,作为老师,布置作业量的控制是个难题。 作业熔断机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苏州工业园教育局小学21:20,初中至22:00,高中至23:00仍未有完成作业的,及时就寝,保证 充足睡眠 ,规定的很详细,也是抄别人作业而已。 之前安徽阜也有作业超时熔断制度,江苏常州也有9点熔断机制,宁波教育局发布的睡眠改善行动方案就有试行作业熔断机制。搜索一下,这种制度铺天盖地。 一项政策是制定,是需要落实的,如何落实作业熔断机制?教育局?学校还是句家长?学生自身熔断?也成为一个难题。作业熔断机制,作为一个信号,一个决心,一个起点,值得教育相关部门都去思考。 在目前的以升学为目的为教育评价体系下, 可以看到的教育部门对学校考核越来越细,基本都是看升学率, 班级学生分数关乎教师在学校地位,学校分数关注教育部门对校长的任用提拔。如何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减少作业做到平衡,我们都要思考。 我是南方周末谈教育,关注我,关注教育!
苏州搞了一个家庭作业熔断机制,看起来像回事,实际意义不大。 关于作业负担是轻重
南方周末吖
2024-12-11 20:16:39
0
阅读: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