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仅24岁的女孩去世后,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办,主持葬礼的是撒贝宁。这个姑娘,究竟做了什么,受到如此特殊的待遇?下面,我来讲讲她的故事。 女孩名叫张培祥,1979年10月,她出生在湖南一个小乡村。虽然村里人都以卖米为生,但她家的日子却比别人更艰难。 父亲长年卧病在床,母亲又是小儿麻痹症的患者,一只手残疾,而且还做过乳腺切除手术。 在张培祥5岁的时候,妈妈又生下一男孩。有了两个孩子,生活就更艰难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五、六岁的张培祥,就懂事地跟着妈妈种庄稼,收粮食。然后卖了粮食给父亲、母亲买药治病。 后来,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虽然家里很困难,父母商量后,最终还是送她去上了学。 张培祥天资聪明,她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学习又非常努力,从来不让父母操心,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然而,张培祥的求学之路充满艰辛。两次被迫辍学。第一次多亏姑姑和姑父帮忙,才完成了小学课程。 小学毕业时,她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接到通知书时,一家人都非常高兴。 父母勒紧裤腰带,让张培祥顺利入了学。在这里,她的成绩依然非常优异。 然而,到了第二学期,父母实在撑不住了。为了节省开支,只好让她转入乡下的中学。 张培祥的堂叔,在四中任教,他得知学霸侄女的情况后,极力劝说哥、嫂,让侄女进入四中学习。 进入四中后,张培祥更加如饥似渴地在书海里面畅游。可是,好景不长,她的父母双双患病,父亲又一次动了让女儿辍学的念头。 让一个优秀学生离开自己心爱的课堂,那种滋味是何等的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但懂事的张培祥,体谅父母的辛苦,忍痛割爱,离开知识的殿堂,踏上了南下打工的路。 几个月之后,学校的罗校长知道后,很惋惜,他亲自来到张培祥的家,做家访调查。看到家徒四壁的张家,罗校长当即表示:一切困难都能解决,绝不能让这棵好苗子,毁了前程。 几经周折,罗校长终于联系上了在外打工的张培祥,向她承诺: 学校免去她的学杂费,让她赶快返校学习。张培祥听完非常激动,擦掉眼泪,收拾行李,重新返回校园。 返回学校后,她立刻把耽误的功课补上来。她明白虽然自己的学杂费免了,可是,家里要供养弟弟上学,父母还要长年吃药,依然困难重重。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在边上学,边打工的情况下,张培祥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面对这穷困潦倒的人生,她一直在努力,如同一株永远朝着太阳的向日葵,昂扬生长,成为天之骄女。 1997年,张培祥以全校第一、全省第五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的法学系。 9月份开学,18岁的张培祥带着父母和亲戚们凑的1,000元钱,来到北大法学院报到。 在大学校园里,张培祥如鱼得水,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4年本科成绩稳定在前十名。 2001年,她本科毕业,考取了法学院的研究生。这期间,她靠着写作的稿费、翻译的报酬,以及奖学金,承担了父母治病、弟弟上学的一切费用。让家里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她的纪实文学《卖米》,获得北大校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还被指定为“可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优秀作品。 这期间,她不但写作水平突飞猛进,而且还坚持做了北京电视台的 编剧策划。 后来,她又在《湖南卫视》新青年栏目,担任策划和嘉宾主持。节目播出之后,倍受观众好评。 万万没有想到,正当张培祥在文坛崭露头角时,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2003年5月的一天,张培祥感觉好长一段时间身体不舒服,就到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白血病!仿佛晴天霹雳,让她彻底惊呆了。 无奈之下,她住进了医院,但是,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和弟弟,因为弟弟马上就要高考了。 自小她就历经坎坷,经过多年的捶打,她的灵魂早已变得坚韧无比。 因为发现太晚,她已经病入膏肓,回天无力了,尽管有些出版社、电视台都向她伸来援助之手,可是一切都已太晚…… 既然留不住人间,那就好好珍惜剩下的日子,过好短暂的每一天。在治疗期间,张培祥依然保持乐观态度,顽强笑对人生。 真是天妒英才,她短暂又坎坷的一生,结束在了24岁。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大概就是对她一生最好的诠释。 北大校园领导因为失去如此优秀的学生,感到非常悲痛,就特批张培祥的葬礼,在八宝山的菊花厅举行,由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主持。 “家中秀女今何在,叹望长龙泪自流。”八宝山的葬礼上,撒贝宁红着眼睛,念出这句悼词后,在场的人忍不住放声痛哭。 去世之后,她创作的很多作品依然在出版发行,稿酬也在源源不断地寄给她的家人。 虽然她已经不在人世,但是她的百折不挠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地给更多的人带去力量,向她致敬! 如果你暂时被生活打倒,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不妨来读读张培祥的故事,从中汲取力量,然后拍拍身上的尘土,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