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这样评价彭德怀:“性格刚强,遇事不能容忍,不大适应社会的复杂性,水至清则无

啸火谈明星娱乐 2024-12-13 17:05:07

黄克诚这样评价彭德怀:“性格刚强,遇事不能容忍,不大适应社会的复杂性,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容易和领导以及身边的同志们搞好关系……”黄克诚上山后,彭德怀把自己写给毛泽东的信给他看。黄克诚读后说:“信中的意见我赞成,但写信的方式不妥,为什么不直接和主席谈?”彭德怀回答:“情况这么严重,没人敢在会上尖锐发言,我必须提出来引起重视!”黄克诚长叹:“彭总,你总是感情用事。你和主席共事多年,感情深厚,为什么不直接和他谈?” 回溯往昔,彭德怀很早就展现出了他的远见与决断。他秘密派人将一团未上号册的私枪——10支枪和几百粒子弹,按照约定的暗号分别送到了特委和段德昌指定的地点。仅仅两个月后,他又慷慨地给特委送去了一台油印机和一些枪支,这些枪支是由秘密士兵委员会会员李寿轩亲自送去的。李寿轩后来跟随彭德怀参加了平江起义,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洗礼,最终在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成为了一名赫赫有名的将领。 段德昌在养伤期间与彭德怀的那次深入交谈,无疑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彭德怀当时无法完全理解段德昌话语中的深刻含义,但他却将这番话铭记在心,永志不忘。他后来回忆道:“我当时听了他那番话,印象是多么深刻啊!仿佛觉得身上陡然增加了一股无穷的力量,改变了‘马日事变’后的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我意识到,与共产党取得联系,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联系,从此我便有了坚实的依靠。”几十年来,段德昌的形象一直活在他的心中,他从未有一刻忘记过这位英勇的战友。谁也没有想到,那次交谈竟然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次对话。 彭德怀在战争决策中总是善于反复权衡利弊得失,全面认识战争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在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全新的现代化局部战争的考验面前,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他不仅能够清晰地看到战争中的直接利益和危害,还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利中之害和害中之利。在志愿军出国作战前,他与毛泽东初步商定了长期作战的方针,并构想了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以及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多道防御阵线的战略计划。他们决定在志愿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面均对敌军形成压倒性优势之后,再发动对平壤、元山的攻击。 然而,随着战争局势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连续两次战役的胜利迅速扭转了朝鲜战局的形势,速胜和盲目乐观的情绪开始在各方面蔓延。然而,彭德怀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他敏锐地指出了利中之害,提醒人们不要被暂时的胜利所迷惑。 1950年12月19日,他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明确指出:苏联大使认为美军将很快撤退,要求我军迅速推进;朝鲜方面也有类似的要求。但在我看来,朝鲜战争仍然将是一场长期而艰苦的斗争。因此,我军目前仍应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为了切实协调政治需要与军事困难之间的矛盾,彭德怀提出了三次战役“专打伪军、目标缩小、能吃就吃、适时收兵”的作战方针。他在电报中进一步阐述道:“为了避免意外失误和过失,我们计划集中四个军(五十军、六十六军在两翼牵制敌人)首先歼灭伪一师;然后根据战况相机打伪六师。如果战役发展顺利的话,再考虑攻打春川之伪三军团;如果不顺畅的话则及时收兵。至于能否控制三八线,也需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再作决定。”这一决策充分体现了彭德怀在战争中的深谋远虑和灵活应变。 同样值得称道的还有周恩来。 1918年1月8日,寒风凛冽,周恩来收到了堂弟从遥远的老家淮安寄来的信件。信中沉痛地告知,那位在附马巷老家长期卧病在床的三叔贻奎,已悄然离世。周恩来心头一震,悲痛欲绝。自他12岁那年离家远行,那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便如影随形,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他曾在一篇作文中深情地写道:“津辽七载,我所梦寐以求的,仅仅是能够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乡土,与兄弟们欢聚一堂,探望伯父叔叔们。然而,世事弄人,这简单的愿望却如同镜花水月,难以实现。”这份对家乡的思念,如同潮水般汹涌,常常让他在夜深人静时泪湿枕巾,难以入眠。如今,噩耗传来,又怎能不令他心如刀割?收到堂弟来信的那一刻,周恩来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倾诉道:“我身处异国他乡,突然接到这噩耗,心中五味杂陈,痛与悲交织,仿佛整个人都已麻木。” 周恩来踏着沉重的步伐,在人生的歧路上徘徊不定。在他的革命生涯中,“相忍为党”是他最为人称道的美德。周恩来的隐忍并非懦弱,更非“愚忠”,而是出于大局的考虑,以党的团结和事业为重,他以精神上的自我牺牲、名誉上的损失来换取党和人民利益的最大化。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不仅要能够带领群众对敌斗争并取得胜利,更要能够妥善处理党内斗争和矛盾,团结全党共同前进。这需要革命家具备深远的眼光、宽阔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

0 阅读:186
评论列表
  • 2024-12-13 17:27

    彭老总才是天才,很多人因为性格忽略了这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