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高血压,就不得不提中医有一句古话叫:无痰不作眩。这个“眩”按照现在的理解就是

心血张大大说 2024-12-16 12:02:09

说到高血压,就不得不提中医有一句古话叫:无痰不作眩。这个“眩”按照现在的理解就是高血压,在这里大家需要了解,高血压不是现在才有的病,古人也是会得高血压的,只是当时的叫法不同。 中医认为,高血压与痰湿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对于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升高就是痰太多了,堵住了血管。 怎么理解呢? 这就要说到痰湿中阻和风痰上扰。 中医所说的痰,并不是大家平时嗓子不舒服的那种痰。痰,气虚则生痰,血瘀也会生痰,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脾虚,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脾虚运化失常,导致痰湿内蕴而生。 脾虚痰凝,上泛清阳,就会有眩晕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有的高血压患者说自己有时候会头晕、头重、头胀,检查而找不到原因。 脾属中焦,是控制身体水液运化的重要位置,脾虚痰湿中阻日久,则风痰上扰。也就是说,痰浊内蕴日久,化火,则引动肝风,肝风夹痰,冲上头顶,导致头晕、头胀。 可能道理不是每个人都能懂,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高血压就是体内痰太多,血管变窄了,血压自然就升高了。 那么,这类高血压该如何调理呢? 分享一则简单的验方,虽然简单,却能很好地益气化痰。黄芪、代赭石、草决明、党参、茯苓、法半夏、陈皮、白术、甘草等。 《黄帝内经》里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水湿,如果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水湿就会停留在体内,因此我们说脾是痰湿的源头,不把源头堵住,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固本而绝生痰之源。把痰止住了,痰多,导致血管被堵,身体为了能够使气血能够正常运行,就会给血管加压,血压自然也就上升了。 所以说治病要先治本,把根本控制住,病情也就好了一半!搭配代赭石、草决明,以降逆平肝,化痰泄浊。缓解眩晕、头晕的情况。 陈皮可以帮助理气化痰,还能燥湿,加了法半夏,半夏辛散温燥,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所以这里用半夏化痰,痰湿没了,气自然就通顺了,血压也就调节了。 最后就是甘草,一方面可以治疗脾胃气虚,一方面也能协调诸药,发挥更好的疗效。 整个方子大致就是这样,没写剂量,是因为中医治病乃辨证施治,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方剂进行加减化裁,不可自行抓取服用,以免贻误病情!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