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生前的最后暗示,对李敏用手比了个“圆圈”,含义是什么? 1976年9月8日,李敏突然接到华国锋的电话,急切地要她立即赶往中南海。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他的心头,李敏没有多做思考,立即启程前往中南海。此时的毛主席,身体状况已经极度恶化,医生多次抢救才将他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毛主席当时已经无法言语。当李敏赶到时,毛主席用尽全力,艰难地比划了一个圆圈,这是他生前的最后一个动作,也是他给李敏的最后的暗示。那么,这个神秘的圆圈,到底代表了什么呢? 1970年以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就每况愈下,但他依然坚持亲自批阅文件,阅读书籍,只关心国家政治,早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1976年,他先后经历了周总理、朱德元帅的逝世,以及唐山大地震的浩劫,他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9月8日这一天,毛主席已经无法言语,大家看到他的状况,都感到非常难过。华国锋决定给李敏打电话,希望他快来见毛主席最后一面。 当李敏赶到,她紧紧地拉住毛主席的手,毛主席艰难地睁开眼睛,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无法说出。此时,毛主席举起一只手,用食指和拇指在李敏面前比划了一个圆圈。李敏并未立即理解这个手势的含义,于是毛主席又举起手,摇了摇。然而,就在9月9日凌晨,毛主席与世长辞,李敏悲痛欲绝。那天夜里,李敏为父亲守灵,父亲的那个神秘圆圈手势一直在他的脑海中盘旋,他反复思考,父亲到底想要表达什么?这个圆圈手势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在葬礼结束后,李敏依旧深陷在悲伤的漩涡中,无法自拔。这时,一位亲密的朋友致电慰问她,劝她不要过于伤心,要保重身体,因为桂姨还在等待他的照顾。这番话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李敏的心。朋友口中的桂姨,实际上是指贺子珍,她的乳名正是桂圆,其中就有“圆”字。李敏突然意识到,毛主席所画的那个“圆圈”,难道是在指母亲贺子珍? 这个念头让李敏想起了另一件事,那就是他母亲的农历生日,恰好是八月十五,这一天也是中秋节,寓意着团圆。而更为巧合的是,1976年的9月8日,同样也是中秋节。这个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毛主席想贺子珍了。他们两人的情缘始于井冈山。当时,贺子珍被誉为“井冈之花”,美貌动人。他们相识于中国革命最为艰苦的时期,毛主席与贺子珍共结连理,共同走过了长征的艰苦历程,共同度过了无数的困难与挫折。 后来,贺子珍独自前往苏联,他们的婚姻也因此画上了句号。但是,尽管身在国外,贺子珍的心中始终没有忘记毛主席。回国后,贺子珍未能与毛主席见面,于是她通过阅读报纸和收听广播,了解毛主席的最新消息。而毛主席也始终没有忘记贺子珍,他们曾在庐山见过一面,毛主席还曾给贺子珍寄去过特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庐山一别后,他们就再也没能相见。 直到毛主席逝世三年后,贺子珍来到了北京,她瞻仰了毛主席的仪容,并献上了画圈。细心的人们发现,在画圈的挽联上,贺子珍写下了“战友”二字,让人不禁为之一酸。如果当年贺子珍没有选择前往苏联,也许就不会给江某可乘之机,也许他们的结局就会有所不同。
毛主席生前的最后暗示,对李敏用手比了个“圆圈”,含义是什么? 1976年9月8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4-12-16 14:55:49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