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总结:毛主席曾为他与彭德怀之间的关系定为“三、七开”,但事实上,毛主席与彭老总之间的所谓“不合作”都是正常的意见分歧或误解,而非根本立场的对立。彭德怀一直是信任毛主席并尊重他在革命实践中确立的地位和作用的。 其实本质上他们的初心都是为了人民。 回望历史,五四运动时期,毛主席在湖南创办了《湘江评论》,并积极参与了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的斗争。作为《湘江评论》的主编,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仅亲自撰写了40篇充满激情与见解的文章,还亲自参与编辑、排版、校对,甚至走上街头叫卖,只为让更多的人听到时代的声音。在这些文章中,他热情讴歌新思潮的涌现,高度赞扬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号召民众联合起来,共同为国家的未来而奋斗。特别是他连续发表的“三论”——《论民众的大联合》系列文章,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深刻指出:“纵观历史长河,每一次重大的社会运动,无不是源于人们的联合。规模较大的运动,必然伴随着较大范围的联合;而最广泛、最深刻的运动,则必然需要最广泛、最紧密的联合。”[插图]这充分表明,毛主席已经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在改造社会中的巨大力量,只有实现民众的大联合,才能真正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这是毛主席思想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预示着中国革命即将迎来新的篇章。 毛主席在《关于重庆谈判》中深刻阐述道:“我们共产党人,犹如那蕴含生机与希望的种子,而广大人民群众则是滋养万物的广袤土地。每当我们踏入一片新的土地,便要与那里的人民紧密相连,如同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我们的同志,无论身处何方,都要将群众关系视为生命线,悉心关怀群众疾苦,积极助力他们排忧解难。我们要尽可能地团结更多的人民群众,因为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团结的人越多,我们的力量就越强大。”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干群一心、军民同力,大家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最终共同铸就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设的初步成就。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再次强调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我们一贯倡导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反对将个人物质利益凌驾于一切之上;同时,我们也始终关心群众的生活,坚决抵制对群众冷暖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作风。”由此可见,坚持艰苦奋斗不仅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更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坚固桥梁。 毛主席曾说过:“摆在我们肩头的任务是艰巨而繁重的。要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依靠我们全体成员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发扬忍苦耐劳、永不疲倦的战斗精神……只要我们像钢铁一样团结,坚持不懈地奋斗,就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阻挡我们胜利的步伐,也没有任何任务是我们无法完成的。” 再来看黄克诚的成长历程,他因学业基础仅限于古文的经史知识,所以只能进入县立高等小学继续学习。在那个时代,十八岁还在读小学并不罕见。黄克诚在同龄人中并不出众,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每学期都考取第一名,赢得了几块钱的奖学金。课余时间,他还帮助劝学所抄写文件,以此补贴生活费用。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还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社会的复杂与不公。 当黄克诚在县立高小读到第三学期时,他得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要在暑期招生,且读师范可以免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决心报考。于是,那个暑假他没有回家,而是住在县城劝学所里,一边抄写文件赚钱糊口,一边补习未学完的高小课程。由于他没有毕业文凭,只能借别人的文凭报考。然而,他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努力,成功通过了初试和复试,于1922年夏天考取了衡阳省立第三师范。 进入师范后,黄克诚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湖南省学联组织全省中等以上学校实行总罢课,以示对某种不公的声援。省长赵恒惕试图用武力镇压学潮,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学潮反而更加深入地展开了。在这场学潮中,黄克诚虽然采取了旁观的态度,但他却被那些进步学生们不畏强暴、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所深深震撼。他开始思考: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们如此勇敢地进行斗争?为什么自己就没有这种力量? 经历了这场学潮之后,黄克诚开始蜕变。他不再孤僻、自卑,而是积极投身于各种政治活动中,抵制日货、援助工人罢工、反基督教……每一次运动中都有他瘦高的身影。他开始沉迷于各种书刊报章,从中发现了许多重大问题。他意识到,不仅是他自己苦于没有出路,整个中华民族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军阀混战、土匪横行、灾民遍地、外国列强肆意蹂躏……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他深刻认识到:国家、民族、社会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个人出路又从何谈起呢? 于是,黄克诚毅然决然地将个人出路问题抛在了脑后,他下定决心要为国家、民族、社会寻找一条真正的出路!他开始更加专注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投身于革命实践之中,逐渐成长为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