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杭州高家小姐出嫁了。她的嫁妆足足有36个条箱,婚宴上用了96000粒

老阿七说史 2024-12-17 16:35:29

1936年,杭州高家小姐出嫁了。她的嫁妆足足有36个条箱,婚宴上用了96000粒桂花糖。洞房花烛夜,丈夫悄悄问她:“吃力吗?”她答:“不吃力,谢谢!” 那天,高家小姐的婚礼惊动了整个杭州,所有人都为了一睹高小姐的风采赶到高府周围,就连平时一些小摊贩们也不做生意了,一脸的喜气洋洋。 高家是杭州的豪门大户,出手阔绰,凡是前往观看的人,都会被赠予一袋香甜的桂花糖,众人接过桂花糖,笑容在脸上,却甜到了心坎里。 “大家不要拥挤,来者都有份,不要拥挤,人人有份。” 那个时候,桂花糖可是好东西,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连温饱都难以满足,更别提那带着桂花香味,经过老手艺制作的桂花糖了。 有的人家带着年幼的孩子驻足观看这场盛大的婚礼,小朋友看着桂花糖,一脸的渴望:“妈妈,我也想吃桂花糖,闻起来可香甜了。” 最终,年幼的孩子们统统得到了桂花糖,他们迫不及待拿起一颗糖放进嘴巴里,一瞬间,口腔瞬间被浓郁的桂花香和甜滋滋的味道覆盖。 人人对着大红花轿说着吉利话,祝福高家小姐与夫君举案齐眉,一生顺遂、早生贵子…… 结婚的队伍整整覆盖了一条街,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而就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下,高家小姐身穿一身大红色嫁衣,步步生莲,进入了偌大的花轿之中。 “高家可是高门大户,新郎官也是门当户对的富贵人家吧?” 很多人并不知情,只是来凑热闹而已。 “你这么说可就大错特错了,哪是什么高门大户啊,就是寻常人家,听说家中还很拮据呢。”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高小姐的婚事儿,而那边花轿便已经到了男方门前,那是一个稍显破旧、狭小的宅院,丝毫没有高家府宅那般气派,但新郎却挺胸抬头,脸上不见一丝一毫自卑。 婚事都讲究门当户对,为何高小姐却下嫁给了一个穷小子?他们二人又是如何相识的? 高家小姐名叫高诵芬,家中是杭州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从出生那一刻,高诵芬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从未因生计而苦恼、发愁。 那个时候虽然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但高诵芬还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并且文采出众,再加上长相出色,身段窈窕,可谓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的存在,求亲的人甚至都快踏破了高家的门槛。 但即便高诵芬如此优秀,她也没能逃脱包办婚姻的命运,在她14岁那年,父亲为她定下了一门婚事儿。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况且定勘是个值得托付的人,你相信父亲的眼光,嫁给他绝对不会委屈了你。” 高父虽然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但却对男方的身份丝毫不在意,徐定勘是高父朋友的外甥,早年间父母便去世了,一直在叔叔婶婶生活。 徐定勘与高父的身世有些相像,且颇有几分志气,恰逢朋友替那孩子求亲,高父便同意了朋友的请求,做主为自家女儿高诵芬订了婚。 高诵芬14岁那年与徐定勘订婚,18岁那年嫁给了徐定勘,婚嫁时,高家并未索要一分一毫的彩礼,反而陪嫁了整整36个大条箱,箱子里装的都是一些名贵的字画、玉器等贵重物品。 除了这些陪嫁之外,高诵芬结婚的时候高家还准备了96000颗桂花糖,除了分发出去的那些之外,高诵芬本人也落下了几百袋桂花糖。 洞房花烛夜,高诵芬脸颊羞红,大红嫁衣更是将她衬托的皮肤白皙、貌美如花,徐定勘小心翼翼掀开红盖头,将高诵芬拥入怀中,仿佛抱着一件稀世珍宝,这才有了开头一幕。 二人结婚的第二年,抗日战争便爆发了,高诵芬跟随丈夫前往上海定居,高诵芬利用自己的陪嫁买了一个拥有几十间房屋的大洋房,家中三代人都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丈夫对高诵芬极尽呵护、宠爱。 虽然外面战火连天,但高诵芬却感受到了真正的爱与温暖,他们二人算是包办婚姻当中过的最幸福的一对。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高诵芬在丈夫的支持下写下了《山居杂忆》,通过细腻的文笔为广大群众展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高诵芬》

0 阅读: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