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新中国首次“授勋大典”在中南海举行,徐向前、叶剑英等昔日的战友被授予元帅军衔。远在香港的张发奎看到这一消息,不禁感慨万千:“年少不懂事,站错队,耽误了,不然我现在就是十大元帅之首!”
张发奎,这位曾经的国民党高官,为何会有如此感慨?他的传奇一生,与共产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年,张发奎投身革命,29岁便担任国民革命军十二师代师长,前途一片光明。北伐战争中,他与叶挺独立团并肩作战,攻下武昌,击溃大军阀孙传芳,声名鹊起,被誉为“北伐名将”。在叶挺的影响下,张发奎对共产党产生了好感,甚至公开支持共产党。
然而,当汪精卫背叛革命,成立日伪政权时,张发奎愤怒不已,开始暗中帮助共产党。贺龙、林彪、叶剑英、陈毅、徐向前五位元帅,都曾聚集在他的麾下。尽管叶帅、徐帅多次与他谈论入党事宜,但他为了仕途考虑,最终没有加入共产党。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共产党人的朋友,粟裕、罗荣桓、徐海东等将帅都与他私交甚笃。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发奎为国出征,却遭遇蒋介石的打压。气愤之下,他前往国外为抗日救国募集资金,为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共第二次合作达成后,他才回到国内继续抗战。
然而,张发奎在国民党内并未得到重用,只能躺在“北伐名将”的功劳簿上过日子。国民党战败后,他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选择留在香港生活。晚年,他过着低调的生活,直到1980年3月在香港病逝,终年85岁。
回顾张发奎的一生,他与共产党的渊源深厚,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成为其中一员。他的感慨,既是对自己选择的反思,也是对那段历史的深刻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的选择都至关重要,而张发奎的故事,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