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为啥难弄? 说实话,中央对“三农”工作确实很重视,每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是在年初召开的,每年的一号文件也是关于“三农”的,工作的力度也相当大,特别是“精准扶贫”,其人力、物力、财力空前,也确实有效果丰硕。 可是,必须承认,“三农”工作仍然与预期不符,仍然是老大难问题。 实事求是讲,农民仍然是最底层的,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买不起房、娶不起妻的人,大有人在。 为啥“三农”难弄? 一、历史与政策因素。1.历史遗留问题: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的方针,形成了工农业剪刀差,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使得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2.政策倾向:长期以来,国家的财政政策一直倾向于城市,对三农的投入相对较少。这种政策倾向加剧了城乡差距,使得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二、制度因素。1.农村集体财产产权制度不规范:我国农村集体财产产权制度存在严重不规范的问题,导致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受到侵犯。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决策权有限,往往只能被动地执行上级政府和部门的任务,这限制了农村经济的活力和农民的积极性。2.土地制度:尽管我国已经进行了多次土地制度改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流转不畅、土地碎片化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经济与社会因素。1.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缺乏大型企业和产业群的支撑,规模效益不足。这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动力不足。2.城镇化进程滞后:我国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村镇分散,工业企业少且小,缺乏非农产业出路。这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来源和就业机会,加剧了城乡差距。3.人口老龄化: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四、资源与环境因素。1.资源约束: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制约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这些资源日益紧张,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2.环境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这些原因,中央不会不知道,可怎么就解决不了呢?中国太大、农民太多、积弊太杂、基层太难! 你说呢?
“三农”工作为啥难弄? 说实话,中央对“三农”工作确实很重视,每
语林随心生活
2024-12-19 12:52:42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