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吗,这“送折箩”啊,可是咱们老北京饭馆里头的老讲究了,就跟现在大伙儿说的“

北京亲子老郭过周五 2024-12-19 13:56:41

您知道吗,这“送折箩”啊,可是咱们老北京饭馆里头的老讲究了,就跟现在大伙儿说的“打包”是一码事儿,不过那会儿叫法儿、方式可不一样。 “折箩”,这可是地道的北京话儿,说白了就是酒席散了,剩下那些七七八八的菜,不管啥样儿,一股脑儿倒一块儿,成了“折箩菜”。您还别说,这吃折箩的规矩啊,还是从宫里传出来的。皇上家吃饭,那菜多了去了,吃不完的自然就剩下,宫里有人专门收这些,再送到外头,便宜卖给穷人。 这“送折箩”啊,就是饭庄把客人剩下的菜,给装好了,派伙计送到府上去。您瞧那时候,常有人挑着大圆笼从饭庄出来,那就是给客人送折箩的。送得还快,有时候您还没到家呢,折箩就先到了。家里碗碟不够,还能把饭庄的留下,改天再还。这规矩啊,既省了食材,又让客人得了实惠,那时候大饭庄都这么做,倍儿受欢迎。 老郭看过一本书,叫《故都三百六十行》:“北京以前啊,风气朴实,饭庄请客,剩下的菜,都得给主人家送去,叫送折箩,这心意好啊。一开始是全送,后来大件儿,像燕窝、鸡鸭这些,单独盛,小件儿就归拢归拢,放几个碗里。零点的菜剩下也能送,有时候主人觉得剩得少,不值当送,饭庄还给添点菜一块儿送。饭庄的规矩,剩菜不管多少,都得送,所以饭庄里头没剩菜。” 当然啦,也有些有钱的主儿,请客讲排场,菜点了一大堆,吃不完也不带走,饭庄的伙计就把这些剩菜倒一块儿,外卖。那时候京城还有专门卖折箩菜的小饭馆儿、饭摊儿,俗称“瞪眼食”,那就是从大饭馆收来的折箩。不过啊,这卖折箩的,纯粹是为了挣钱,跟大饭庄送折箩,那可不是一回事儿。

0 阅读:4
北京亲子老郭过周五

北京亲子老郭过周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