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五名八路军战士外出侦察,碰巧遇见日军在河中洗澡。五人悄摸过去,掏出手榴弹就往水里扔。日军惊吓地往芦苇丛里钻,战士们扑过去,抱起岸边的枪支就跑。这时村里的日军听见爆炸声,立即追来。 1940年,八路军进入山东之后,力量迅速地发展,根据地日渐扩大,8月份,正是博山县老乡们收获粮食的时候,大家早早的就扛着农具兴高采烈的往田里跑,粮食收回家那才安心安稳。 驻守在博山的日军也收到了这个消息,他们集结了泰安、博山、周村等几个地方的兵力,准备倾巢而出,想把老乡们一天天用汗水浇灌,背朝黄土面朝天的辛苦劳作的粮食抢走。 日军这一动向也被八路军部署在县城内的暗线获知,他们立即把这一重要情报送到了四支队三团。得知日军要下乡抢粮,三团立即派人告诉村里面,让老乡们提前抢收粮食。同时,三团战士分为两批,一批把守住各个主要路口,以防日军提前下乡,另外一批帮助老乡进行抢收。 粮食收回来之后,战士们又帮助老乡们把粮食藏起来。很快,日军大队人马出城,没想到,来到村里面,一颗粮食也没见到,气急败坏的他们,就到处乱转,见到什么,就抢什么。 基于此,三团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老乡的损失会相当的大。三团决定派出小股部队袭扰,把日军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想办法把日军大部队引到杨家横山沟里去,一网打尽。 这个伏击任务落到了一营肩上。营长刘振江看了之后,立即把教导员孙攻韬叫来,他是博山县石马乡西石马桥东村人,对周围的地形相当的熟悉,才26岁,年轻有为,所以营长接到作战任务的时候,立即想到了这个点子多作战勇敢的年轻人。 两人一商量,孙攻韬觉得派出小股部队反而不易行动,容易被日军察觉诱敌的真是意图,不如派出侦察兵,化装潜入。刘振江觉得此计甚好,决定亲自带队,他又从侦察班挑了三个战士,一共五个人,大家经过简单的化装,打扮成当地农民的模样,腰中别着驳壳枪和手榴弹,光着膀子,扛着锄头,手中提着竹篮,大摇大摆的往日军聚集的村子里面走。 他们很快就翻过了南苗山,不远处的那个村子,就有日军一个中队在那里赖着不走。正要进村的时候,孙攻韬一个手势,大家立即警觉起来,掏出驳壳枪。孙攻韬作势让大家别出声,自己慢慢地穿过树林,他觉得前面有动静,果然山下的一个大水湾中,一群日军正在里面洗澡,枪全部支起来摆在岸边,衣服杂乱无章的随意放着,连个哨兵都没有。 孙攻韬灵机一动,赶紧返回,把这个情况告诉刘振江,提议搞一下他们。刘振江觉得可行,问道:“我们先放几枪,然后引狼入袋?”孙攻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如靠近打,打他们个措手不及,那些枪,看得我直眼馋,咱们先拿了再说。” 很快,他们悄悄地钻进了高粱地,借着这些掩护,向大湾边摸去。现在正是八月份最热的时候,日军在水里面洗得正欢快,丝毫没有预料到危险即将发生。突然间,一个战士掏出腰间的手榴弹,拉绳,等了一会,一个完美的抛物线,手榴弹刚好落在了那伙日军周围。 面对突如其来的手榴弹,日军被这爆炸声给吓得惊慌失措,连枪都没来得及拿,就往反方向的芦苇丛里面钻。 五人见这正是个好机会,立即扑了过去,扛着好几支枪就跑,一溜烟的消失在了青纱帐中。芦苇丛里面的日军反应过来,大着胆子探出头来查看,发现周围空无一人,此时村子里面的日军听见爆炸声,也全副武装地冲了过来。 这些日军气急败坏,人已经追不到了,可是他们不罢休,一边追一边放枪,这一追,刘振江几个人也不紧不慢地让日军追,时不时还放几枪,告诉日军他们的位置。慢慢的,这伙日军就被引到了杨家横的大山沟中,这山沟两边都是荆棘刺条。 日军进了山沟之后,为首的见此处地形险峻,周围空荡荡的,居高临下的山崖望不到顶,他暗叫不好,赶紧带人撤退,此时已经晚了,一营的战士早在此处等候多时,突然间,枪声四起,日军找不到隐蔽,只好挨打逃窜。这次战斗,虽然日军逃得太快,只进行了半个小时,但是战果相当的大,总共消灭日军一百多人。后来,老乡们都称此战是“旋风战”。 年轻有为的孙攻韬也在战斗中迅速成长,两年后,他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担任四支队十二团一营的营长。 1月15号,孙攻韬奉命带着一营阻击支援莱芜山口村的伪军据点的敌人。此处驻有伪军两百多人,楼高墙宽,居高临下,十二团又缺少重武器,连续攻了三天都没能拿下,这就给一营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敌人援军越来越多。 孙攻韬带着一营的战士在东岭阻击,到了第三天,阻击阵地已经是一片火海,支援的日军有重武器,他们从东南两个方向攻击,没有支援的一营渐渐支持不足,几次白刃战下来,阵地还在,可是损失惨重,战士们弹药也不多了。 傍晚,撤退命令下达,已经受伤的孙攻韬被战士们用担架躺着,正要下山,此时敌人的一颗炮弹在他们身边爆炸,日军扑了上来,孙攻韬的膝盖碎了,走不了,不幸被抓。 孙攻韬被送到驻口镇后,拒绝了劝降,面对敌人的屠刀,孙攻韬毫不畏惧,倒下时,他才27岁。在此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