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3日新四军强攻兴化城,伪军师长刘湘图嚣张道:“新四军打游击还行,攻城就不行了!”果然,部队首日攻击损失惨重。管文蔚痛心疾首,猛然想起粟裕临走时留下的一张藏宝图,交代必要时可用,管文蔚当即打开地图。 日军投降之后,江南地区的伪军依旧为虎作伥,换了个主子后,继续在地方作威作福。管文蔚带要求苏中的伪军开城投降,城内的伪军有恃无恐,嚣张至极,仰仗着城中坚固的工事,试图顽抗。 为了尽快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等根据地打成一片,以迎接后面可能发生的战斗。新四军决定,对于拒不投降的日伪军,立即对其发起攻势,力争在短时间内拔掉敌人据点,将各个根据地打通。 管文蔚部挥戈南下,迅速拿下了苏中县城宝应,歼敌两千余人,锋芒直指兴化县城。此处是敌人安插在苏中根据地的一枚大钉子,能否顺利迅速地拿下兴化,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发展。盘踞在城中的伪军共有六千余人,头目刘湘图自称师长。 伪军盘踞在兴化长达四年之久 ,在城内外修建了不少坚不可摧的工事。光是城墙就有3米多厚,10米高,普通的迫击炮弹打上去,也只能伤其皮毛,收效甚微。除此之外,每个城门各伴有一座炮楼,左右又有高出城墙的蔽式碉堡,内中枪眼分为上中下三层,里面看外面一清二楚,外面看里面什么也看不见。堡垒内还有多条地道相互连接,城外四周又有20米宽的护城河。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兴化的工事,丝毫不夸张,远处望去,兴化已然是一座庞大的“水上要塞”。 正是由于工事坚固,当刘湘图接到新四军不日就要强攻兴化的消息后,第一反应不是部署防御,而是嘲讽道:“新四军打游击马马虎虎,攻城就不行了,想打兴化更是以卵击石,先让他们攻山一夜,吃了亏就会乖乖撤走了。” 此话传到管文蔚等人耳中,大家心中都憋着一股气,日军都投降了,刘湘图还如此嚣张,单凭这一点,强攻兴化势在必行。为了顺利地按下兴化,管文蔚集结了一个旅又五个团的兵力。又做了详细的安排,决定先清除城外的据点,而后再发起总攻。 经过多天的准备,8月28日晚,各个突击队悄悄地进入预定地点,随着一颗信号弹照亮夜空,兴化的四处城门外,顿时间枪声大作,其中西门的战斗最为激烈。 7连的战士分乘18条木船向上官河突进,西门外的上官河有上百米宽,加上当天天气晴朗,明月皎洁,夜色并没能很好的掩护突击队前进。当木船刚进入河面,就被对面的敌人发现,随即各个碉堡内的机枪嗒嗒作响,一道无形又致命的火力网笼罩住河面。 7连长张巧保见偷袭不成,立即转为强攻,让船工快些划船,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7年终于突破了封锁线,上岸后,张连长匆匆点了人数,上百人的连队现在只剩下四十几人。战士们来不及悲伤,在连长的带领下,向河滩上的三个大碉堡猛冲过去。 到了29号早上,兴化城外围的工事基本上被清除。之前还嚣张的刘湘图现在已经慌得不行,当即向周围的伪军发去了求援电报。得来的确实坚守阵地的回复。 晚上,管文蔚下令部队继续进攻,今晚的进攻重点是防御比较薄弱的西门。这次是爆破组打头阵,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在火力掩护下,成功地摸到西门的拱口。准备爆破,炸药却无安放之处,连续三次爆破也只是炸开了一个小缺口。没来得及进行第四次爆破,敌人凶恶的子弹就扑向爆破组。 1团团长张宜友见爆破不行,也豁出去了,迅速组成一支12人的登城队,每人携带一支冲锋枪和多枚手榴弹,团长原本想亲自带突击队冲锋,却被参谋长拦了下来,最后,团长在阵地上指挥重机枪连进行火力掩护,参谋长亲自带着突击队冲锋。 第一组的两个队员成功的架好云梯,眼看就要接近城头,上面突然插出多支长矛,两个队员从高处跌落,第二组队员当即补了上去,在接近城头一米多的时候,把手榴弹扔了上去,随即城头一阵爆炸声,两人没有丝毫犹豫的冲上城头,没想到却被敌人的机枪手击倒,强攻受阻! 部队损失惨重,管文蔚下令停止进攻。想要攻城,必须打开缺口,眼下强攻已经不可能,必须采取其他办法。有人建议挖地道,可是兴化城下也有工事浇筑,很难打通。 有人又建议用迫击炮平射,炮弹打在城门上,只是打掉一些碎屑。说到炮,管文蔚似乎想起了什么,几个月之前,粟裕离开苏中的时候,特意交给他一张地图,上面画着两门山炮的埋藏地点。 这两门山炮是在黄桥战役中缴获了,当时忙着转移,便将其埋在了小海以东的草地里。那里有一棵大树作为标志,树左边埋的是炮身,右边埋的是炮架和炮弹等零件。当时粟裕特意交代,必要的时候可以挖出来使用。 管文蔚想,山炮威力大,一定可以摧毁城墙,现在部队损失那么大,正是需要山炮的时候,这就是必要的时候,事不宜迟,他当即派人去小海,按图索骥,将两门山炮和十几发炮弹拉了回来。 31日晚上,攻击在此开始,信号弹响后,打头阵的是两门威力巨大的山炮,只听见几声清脆的炮响,几发炮弹精准地落在了西门。硝烟落后,坚固的城墙被轰出了个大缺口,随即冲锋声震天响,凌晨,兴化城被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