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2日,温州乐清某银行女柜员陈伊乐利用银行系统漏洞,疯狂取现398万元,随后整容换脸潜逃25年。直到冬窗事发,她的老公和女儿都蒙在鼓里。 一个看似普通的银行女柜员,为什么会做出疯狂取现398万元的举动?这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更令人震惊的是,她用整容和假身份逃亡了整整25年。在她落网时,身边的丈夫和女儿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1997年4月12日,26岁的陈伊乐是中国建设银行乐清支行的一名柜员。在日常操作中,她偶然发现银行的计算机系统存在漏洞。 只需输入操作口令,她就可以随意修改储户的存款金额,甚至这些虚增的金额还能正常取现。她意识到,这个漏洞给她打开了一条不归路。 她的工作环境——琯头储蓄所——周末无人值班,这让陈伊乐的犯罪计划有了实施的可能。 当天早上,她带着几本事先准备好的存折,悄悄潜入储蓄所。通过系统,她往这些存折账户里虚增存款,总金额高达566万元。 她没有犹豫,立刻拉着空拉杆箱赶往温州市区。那一天,她跑了18家银行网点,分散取款,每次从不同账户中取出现金。 当银行网点关门时,她已经成功取现398万元。剩下的虚增金额因为时间关系未能取出。这一切,让她的拉杆箱塞得满满的。 但是,带着巨额现金,她如何不被发现?陈伊乐早就做好了下一步计划。她赶往温州市的一家美容医院,接受了整容手术。她要让自己的容貌完全改变,以逃避警方追捕。整容后的她,不再是那个普通的银行女柜员,而是一个“陌生人”。 当晚,她返回北白象镇的娘家,将143万元藏在老房子附近的茅坑和车库等隐秘地方。次日凌晨,她带着剩余的现金连夜逃亡福建。 在福建,她用兄弟姐妹的名义开立了多个银行账户,将210万元存入其中。其余40万元成为她随身的“生活费”。 逃亡之路并没有停止。在几个月后,她来到了上海。在那里,她发现街头电线杆上的小广告里,有伪造身份证的“黄牛”。 陈伊乐通过这些广告联系上了造假者,以“蒋某红”的身份获得了一张全新的身份证。她甚至还顺利地在贵州清远县舞阳镇成功上了户口,从此成为一个完全新的人。 她的最终落脚点是广东。在这里,她以“蒋某红”的名义开启了新生活。她利用携带的赃款,创办了一家清洁用品公司。公司经营逐渐红火,她甚至成为当地知名的女企业家。 她还买了房子、车子,和丈夫生育了一个女儿。从外人看来,她的一切都风光无限。然而,谁能想到,这位成功的女老板竟然是25年前轰动一时的逃犯? 不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案发后的第二天,乐清市检察院就对陈伊乐涉嫌贪污罪立案侦查,并将她列为重点追逃对象。尽管当时侦查技术有限,陈伊乐隐藏得滴水不漏,警方始终没有放弃对她的追捕。 25年里,乐清市追逃办通过反复梳理线索,借助现代侦查手段,如大数据、人脸识别等,终于在广东发现了她的踪迹。2022年12月22日,陈伊乐被警方成功抓获归案。 案件背后,暴露了当年银行系统和社会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当时的银行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计算机化,但技术和管理明显存在漏洞。 陈伊乐作为普通柜员,竟然拥有修改存款金额的权限,而这种操作居然没有触发系统预警。 此外,大额取款分散到多个网点,也未引起银行工作人员的警觉。这些缺陷为她的犯罪提供了条件。 更令人惊讶的是,社会对身份证件和户籍的管理也存在漏洞。陈伊乐利用伪造的身份证成功上了户口,甚至以假身份参与了企业注册、房产购买等活动,丝毫没有暴露。这些漏洞反映了当时身份证审核和管理体系的薄弱。 陈伊乐被抓捕后,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她在审讯中坦白:“当时带走的钱很快花完了,我就想着靠创业重新开始。 没想到会被找到。”她也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后悔:“当时年纪轻,只想着能一夜暴富,没考虑后果。”她主动提出退还部分赃款,用以弥补银行的损失。 她还承认,整容、伪造身份并重组家庭的行为,对新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她的丈夫和女儿在她被抓后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感到难以置信。陈伊乐对此深感愧疚:“对不起我的家人,也对不起银行和社会。” 她的忏悔,让人不禁思考:25年的逃亡生活,真的值得吗?虽然她一度拥有了财富和看似完美的生活,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欺骗和违法的基础上。她的犯罪不仅毁掉了自己,也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此案对社会的意义深远。它不仅暴露了银行系统和社会管理的漏洞,也推动了制度的进步。 现代银行系统在技术安全性、权限分配、资金流监控等方面已经显著提升,类似的系统性漏洞已被堵住。此外,身份证管理和户籍审核制度也更加严格,伪造身份的行为如今难以得逞。 最终,陈伊乐的案件告诉我们,无论潜逃多久,法律始终不会缺席。25年后,她终将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怎么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