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负盛名的偶像,苏小小死后,许多文人骚客纷纷纪念 说道古代大网红,当属苏小小,她死之后,自盛唐到清末无数文人骚客纷纷纪念。 围绕苏小小坟墓而写情的诗歌,多以悲寂为主色调,实际是借怀念苏小小,烘托诗人的悲寂和壮志难酬。这类诗以李贺的《苏小小墓》最为经典,在本诗中,李贺写道,苏小小虽然陈尸慌坟,但芳魂未消,依旧飘荡在墓边兰花上,心绪化作露水,仿佛啼红的双眼,此刻她没有了生前青春的意气风发,也无人与她共剪烟花“烟花不堪翦”。那辆追逐爱情的油璧车,等待着那永无归期的主人。李贺为苏小小点上祭奠的烛火,然而突然的风雨却无情地将本就暗淡的火光熄灭,“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李贺仕途不顺,便幻想苏小小为自己的红颜知己,他将自己命途的多舛,化为了诗中苏小小芳魂的孤单和无助。 围绕苏小小本人所写的诗歌,则是突出少女的天真可爱。在宋代杨泽民《蓦山溪》中,苏小小被塑造成一个江南采莲女,家住苕溪尾,有花脸两难分的俊俏,在划船采莲归来,与男子偶遇,一见钟情,私定终身。这首诗一反过去苏小小哀怨诗的风格,充分体现了苏小小自由大胆奔放的少女形象。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记述了一个故事。袁枚以“钱塘苏小是乡亲”为私印。某次,一位尚书向袁枚求史册,袁枚便用这枚私印盖章。尚书见后,大加斥责,认为用妓女名字是在玷污自己。袁枚则不卑不亢的回答,“苏小贱矣。诚恐百年以后,人但知有苏小,不复知有公也”。在这里,袁枚就将苏小小当做知己,为苏小小正名,并扬言其芳名将流传后世。 总的来看,苏小小绝对是古代大偶像,后世对她的纪念多以诗文进行,以苏小小为题材,抒发自身心情,正是古代文人骚客的重要写作内容。 参考文献 姚可:《苏小小形象流变》,河北师大硕士论文,2014年。
古代最负盛名的偶像,苏小小死后,许多文人骚客纷纷纪念 说道古代大网红,当属
浩然说文史
2024-12-21 21:59: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