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一批老战士来到珍宝岛,为当年牺牲的战友们扫墓,临别时,1位老战士哭着找到陵园负责人,讲:“给我留一块墓地,等我去世以后,也要和战友们葬在一起。” 事后,陵园负责人一打听,才知道:“老人竟是原沈阳军区副司令孙玉国。” 孙玉国生于辽宁省的一个普通农家,5岁时,他就没了父亲,母亲带着几个孩子生活的很是困难。 东北解放后,孙玉国一家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开始读书,之后又成为了一名工人。 这样的经历让他内心充满感恩,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他渴望能成为一名军人,来保护和报答祖国。 之后,孙玉国入了伍,成为了沈阳军区的一名炮兵连战士,很快就在部队中崭露头角,被提拔为干部。 1964年以后,中苏边境关系很是紧张,经常发生冲突,其中珍宝岛地区就成为了焦点之一。1968年,新婚的孙玉国直奔虎绕边防站,奔赴珍宝岛,组织部队进行抗击。 战斗中,我军表现英勇,成功地击退了苏军的多次冲击,这一战役中,我军共计歼敌150多人,包括一名上校指挥官和一名中校指挥官,这些战果极大地提振了部队的士气。 战斗结束后,孙玉国的英雄事迹被记者广泛报道,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战后不久,他被邀请前往北京,参加了九大会议,介绍珍宝岛之战,这些荣誉是对他个人英勇的肯定,也是对其他战士的激励。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孙玉国迅速晋升,先后担任了黑龙江军区和沈阳军区的副司令,而这时的他才33岁,可以说是当时最年轻的高级将领。 然而,好景不长,孙玉国在军中的职位并未能长久维持,过了几年,他被解除了军职,随后被转业到一家兵工厂担任副厂长。 2002年,孙玉国与几位老战友重返珍宝岛,缅怀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 站在战友们的墓前,岁月和战火带来的情感让这位曾经的英雄老将感慨万分。 在离开前,他特地找到陵园负责人,请求留下一块墓地,表达了他与战友共葬的愿望。 “恳请你们在这里给我留一块墓地。我百年之后要和战友们在一起。” 这个请求不仅体现了他对战友的深情厚谊,也预示了他为自己人生旅程选择的终点。 孙玉国的这一愿望最终得以实现,他去世后,被安葬在珍宝岛,与他的战友们永远团聚。这位老兵,最终在他为之奋战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息。
2002年,一批老战士来到珍宝岛,为当年牺牲的战友们扫墓,临别时,1位老战士哭着
商业姑娘呀
2024-12-22 15:57:08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