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对浙江夫妻,好心收留了一位漂泊了13年的失忆流浪汉,带着他同吃同住

小娅说知识 2024-12-22 19:12:15

2003年,一对浙江夫妻,好心收留了一位漂泊了13年的失忆流浪汉,带着他同吃同住,一起生活了17年,不想,2020年的一天,正在看电视的流浪汉,突然激动地大喊起来:我想起来了… 1990年,朱家明,一个来自贵州赤水市的普通打工者,为了生活,孤身前往福建建阳市的工地打工。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是一个普通的施工日,土方突然坍塌,毫无防备的朱家明被埋在其中。 经过紧急救援,他捡回了一条命,但却丧失了记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和家乡都记不起来。 不仅如此,他的身份证也在混乱中遗失。那个年代,工地信息管理不完善,没人能为他提供帮助。 失去身份的朱家明,只能从医院离开,走向一段无依无靠的流浪生活。 没有身份证,他无法找到长期工作,也不能在城市里安身,只能四处打零工。 白天,他在工地上做些体力活,搬砖、扛钢筋;晚上,他蜷缩在桥洞下、公园长椅上过夜。 即使是这样临时的工作,也常因他反应迟缓或言语不清被辞退。他时常感受到冷漠的目光,甚至会被工头苛责。 实在没钱时,他会翻找垃圾桶里的食物。有时,会遇到好心人递来一块面包或一碗热饭。 这些微小的善意,成为他生活中的亮光,但更多时候,他活在迷茫与挣扎中。 转机出现在2003年春天,13年漂泊无依的朱家明来到了福建建阳市的一处建筑工地。 这次,他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两个人——来自浙江云和县的谭万刚和雷丽珍夫妻。 谭万刚是小包工头,正在为工地招人。朱家明的老实和卖力让他留下深刻印象,但当得知朱家明的特殊情况后,他犹豫了。 雷丽珍了解情况后,被朱家明的遭遇深深触动,主动建议丈夫留下他。 她说:“我们给他一个机会,也给他一个家。”两人最终决定收留朱家明,带着他一起生活。 从那天起,朱家明的流浪生活结束了。夫妻俩给朱家明买了干净的衣服,为他准备了单独的房间和热腾腾的饭菜。 雷丽珍还贴心地为他购置了日常用品,希望他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些点滴关怀,让朱家明重燃希望。他努力干活,学习了泥瓦工的技能,成为工地上的好帮手。 在家里,他主动承担家务,细心到连地板上的细小污渍都要擦干净。他用行动回报了谭万刚夫妻的善意。 2015年,雷丽珍怀孕了,夫妻俩决定回浙江老家养胎,但对朱家明的去留犯了难。 他们担心,把朱家明一个人留在福建,他可能又会回到流浪的生活;可带他回浙江,又怕会断了他与家人相认的可能性。 朱家明深思熟虑后,选择跟随他们前往浙江。从此,三人一同回到云和县,开始新的生活。 在浙江,夫妻俩经营茶园,朱家明则留在家里,帮助打理家务。孩子小宝的出生,更让这个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 朱家明把小宝当成自己的亲人,全心全意地照顾他,从喂饭到哄睡无微不至。小宝也对这个“叔叔”产生了深厚的依赖。 当孩子生病时,朱家明第一个赶到,陪伴左右。他是小宝的“超人”,是这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17年的时光过去了,他们早已亲如一家,仿佛朱家明就是谭万刚夫妻的兄弟。 2020年的一天,疫情让一家人被困在家中。朱家明习惯了每天观看电视新闻,这一天,画面中出现了贵州赤水市的报道。 那熟悉的乡音、街景,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 朱家明猛地站起来,大喊:“我想起来了!我的家在赤水市,我有四个兄弟姐妹!” 听到这话,谭万刚夫妻既惊讶又激动,连忙带着他去派出所报案,寻求帮助。 云和县的民警雷岳松对朱家明的遭遇深表同情,立即展开调查。然而,30年的时间太过久远,最初的信息比对一无所获。 幸运的是,赤水市派出所的民警通过失踪人口记录,确认了朱家明的身份。 原来,他的家人一直在寻找他。母亲相信他还活着,多年来守着一双绣花鞋垫,只为等他归来。 当朱家明与83岁的老母亲通过视频通话相认时,母子二人泪流满面,久久说不出话。 朱家明记起了母亲的面容,记起了自己离家时母亲为他缝的布鞋。一切仿佛重现眼前,泪水止不住地滑落。 朱家明决定回贵州与家人团聚。这一天,小宝哭着抱住他的大腿,不肯松开。 谭万刚夫妻也满含不舍地送他上车,并叮嘱:“常回来看看,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对于朱家明来说,记忆的恢复不仅让他找到了家人,也重新定义了他的身份。 或许,人生的意义正是如此:失而复得,始终有人在等你回家。

2 阅读:3173
评论列表
  • 2024-12-22 19:34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人好报。

  • 2024-12-22 23:39

    83岁的老母亲,太难了[大哭]

  • 2024-12-23 10:34

    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