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登报重庆,文学界为之震荡,蒋介石不服气,询问谋士陈布雷,“这真是毛泽东写的吗?” 1926年,毛主席在国民党二届会议上,第一次见到了时任国民党监察委员的柳亚子。 两人虽然相差6岁,却相见如故。 柳亚子十分佩服毛主席的才情学识,气度见识,对他中国革命的见解,更是深有共鸣。 而柳亚子虽身在国民党,却从不趋炎附势,只坚持本心,乃是国民党内部少有的清廉正义之士。 当然,两人最投机的还是关于诗词的部分。 毛主席能文能武,尤其是诗词方面,称得上当代大文豪。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的诗词中对应的都是现实故事,从来没有假大空的成分。 每每读到毛主席的著作,柳亚子都觉得相见恨晚。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全面胜利。 而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意味着国共合作的关系解除。 为了避免全面内战,毛主席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重庆进行国共谈判。 柳亚子得知知己的到来,心中激动难耐,如果不是有正事要办,他恨不得立刻去机场迎接。 毛主席抵达重庆的第三天,柳亚子终于见到了好友。 当时正处于敏感时期,毛主席也深知柳亚子的为人,并不谈论政治,两人就像是寻常好友一般,讨论诗词。 柳亚子完全不在乎什么身份以及政治立场,他对于毛主席的崇拜是完全不加掩饰的。 会面结束之后,柳亚子心绪难平,翻来覆去睡不着的他灵感迸发,为毛主席写了一首诗。 不久后,他将这首诗送给了毛主席,毛主席既惊喜又感动,知己难求啊。 柳亚子实在佩服毛主席的才情,厚着脸皮希望毛主席也回赠他一首词。 当时正处于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为了谈判的事情焦头烂额,一时半会也写不出什么好作品。 但他也不能随便写一些糊弄好友,毛主席思来想去,决定将自己旧年的一首得意之作抄录一首送给柳亚子。 这首词就是《沁园春·雪》。 这首词霸气磅礴,用短短诗句将中华千年历史溶于其中,如此瑰丽宏伟的诗句,让柳亚子叹为观止。 看着这首词,柳亚子也只是思如泉涌,很快写出了关于这首诗的和词。 如此好的词句,如果只有他一人知晓着实遗憾,柳亚子便想要将这首《沁园春·雪》刊登在重庆的报纸上。 一开始报社担心没得到原作者授权会引起非议,只刊登了柳亚子对该诗的和词。 却没想到,一经刊登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疯狂,大家都在请求刊登原词。 此时毛主席已经离开了重庆,当时的通讯技术也不发达,柳亚子想着老友是个好说话的,便自作主张的替他同意了。 报社为了“流量”,也不担心没取得原作者同意了,直接将诗词刊登了出来。 报纸一发售,瞬间引起了整个重庆的疯抢,大家都在感叹这首诗写的好,间接的为毛主席增长许多人气。 身在重庆的蒋介石自然也知道了这件事情,仔细的看完了这首诗后,他只觉得妒火中烧。 他叫来了自己常用的谋士陈布雷,他对文学颇有研究,平时也会自己书写诗词。 蒋介石询问他,“依你来看,这首诗真的是毛泽东自己写的吗?” 陈布雷也听说过毛主席的才情,今日得见才知所言为真,明知蒋介石不高兴,也实在说不出违心诋毁的话。 在他委婉的表达出这首诗的厉害后,蒋介石是又酸又气。 最让他无法忍受的就是毛主席在重庆的人气高过了他,要知道重庆可是他的地盘。 他一气之下,找了一些自己手下的文人写文章抹黑毛主席,称其文章中有“帝王思想”,是封建思想。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谁才是那个拙劣的“小丑”。
1945年,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登报重庆,文学界为之震荡,蒋介石不服气,询问谋
红色的史纪
2024-12-23 10:46:03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