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开国上将、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叶飞的女儿叶葳葳从北大毕业了,一纸调

不急不躁文史 2024-12-24 10:51:34

1970 年,开国上将、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叶飞的女儿叶葳葳从北大毕业了,一纸调令将她分配到青海省德令哈市,她不知道这个德令哈市在什么地方? 面对这样的分配,她惊慌失措,跑回宿舍,趴在全国地图上寻找德令哈市。 叶飞的革命之路开始得很早,那年他刚刚十四岁,青春的面庞尚未完全褪去稚气,站在厦门的学堂里,他的心却早已远离了书本。面对眼前的历史洪流,少年叶飞做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决定——放弃学业,投身地下党,投身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 革命的道路注定并不平坦,19岁时,叶飞被派遣到福安赛岐狮子头客栈,与地下党组织接头。 当他步入客栈的小门,准备与同伴交流时,命运却如阴云一般降临了。 突然,几名特务从角落里扑了出来,刺耳的枪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 叶飞几乎没有任何反应的时间,他的胸口中弹,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襟,接着,腿部和手臂也分别遭到射击,子弹在他的身体内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最致命的一击是那颗从他的脸颊穿透的子弹,那一刻,他几乎丧命。 面对生死一线之间,叶飞并没有像电影中那样喊出惊天动地的誓言,他的内心涌现的却是一种深深的惋惜:“死得太早,许多事还没做。” 他的生命仿佛在瞬间被剥夺,但这种对理想和使命的执着却让他在生死关头保持了清醒。 几乎没有人能想象,伤势如此严重的叶飞能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活下来,但他做到了,而这份顽强的生命力,深深刻在他的一生中。 尽管叶飞常年奔波于战场,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 战场上的他或许是无畏的将领,然而在家中,他依然是温文尔雅、关心家人的父亲。 叶飞深知,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他对自己的子女,尤其是女儿叶葳葳的教育,既严格又充满智慧。与许多父亲不同的是,叶飞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是通过书籍和言传身教,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和面对困难的能力。 他的书房堆满了历史、哲学与军事的经典著作,无论是《二十四史》还是《孙子兵法》,叶飞都在书中汲取力量,也希望通过书本让自己的孩子明白,真正的力量并不仅仅是体现在枪炮上,更多的是在思想和文化的深处。 对于叶葳葳来说,父亲不仅是战争中的英雄,更是一个值得敬仰的智者。 叶飞从不强迫孩子们去读某本书,反而鼓励他们读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尤其是关于革命和历史的作品。叶葳葳也正是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养成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兴趣。 1970年,叶葳葳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北大的毕业生面临着工作分配,这本是每个大学生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她本以为,凭借自己在学业上的努力与成绩,未来的路应该宽广而明晰,但现实却如同一道冷冷的墙,将她与理想的生活隔离开来。 系主任站在讲台上,清晰而庄重地念着每一个毕业生的名字,那个声音抑扬顿挫,似乎每个名字都在空中回响。 叶葳葳记得那一刻的心情,那种焦虑和紧张几乎让她无法呼吸。 随着“叶葳葳,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德令哈”这句话的落下,她仿佛被所有的目光锁定住。 她记得自己瞬间变得面无表情,嘴唇微微发抖,仿佛这份毕业分配的决定就像是一块沉重的石头,砸在了她的胸口。 离开教室后,叶葳葳几乎是机械地走回宿舍,她不敢抬头看窗外的天空,也不敢去思考未来的种种可能。 她只知道,自己被分配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甚至连这个名字都未曾听过——德令哈。 她强忍着眼中的泪水,跑到地图前,沿着长长的路线追溯着自己未来的去向。 从北京出发,越过山川河流,西行到西宁,再继续往西,地图上那条细细的公路旁标注着“德令哈”。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困惑和彷徨,这个地方如此遥远、如此陌生,在她的认知里,青海这个名字本身就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德令哈,简直就是一片无人的荒原。 在宿舍里,叶葳葳的内心陷入了无尽的孤独与无助,她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抑涌上心头。 那一刻,她感到自己的世界狭小而灰暗,未来似乎不再有希望,她只想逃避,却不知道该逃向哪里。 于是,她决定写一封信,倾诉自己内心的委屈与失落——给她的父亲。 她的笔在纸上飞快地滑过,把心头的所有焦虑、困惑和不甘一股脑地倾泻在信纸上:“我分配了,到青海。那是一个多么遥远、陌生的地方,根本没有人听说过那里……我的未来,怎么会是这样?” 叶葳葳心里早已知道,父亲一定会看她的信。 但她不知道,父亲会怎么回应,也许他会安慰她,告诉她要坚强,但又如何能缓解她此时心头那份深深的孤独和不安? 而几天后,父亲的回信终于到达,信中除了温暖的安慰,更有一句话让她心中一震:“青海虽远,地势虽高,但既然有人在那儿工作生活,你也能。”这简短的话语,充满了力量和信心,成为了她面对困境时最坚强的支撑。 叶葳葳从那时起,不再惧怕远方的挑战,反而以更加从容的态度,迎接那段充满未知与艰辛的岁月。

0 阅读: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