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奇:三体人为何只害怕罗辑这一个地球人?

沁说 2024-12-26 10:32:55

三体人认为罗辑的威慑度是90%,程心只有10%,而维德却是100%!这三个数字背后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罗辑从叶文洁的两句提示: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从中悟出了著名的黑暗森林法则,这也是人类唯一可以自救的希望。在人类绝望之际,拯救人类的不是科学,不是哲学,而是社会学…

我们先来看一段原文:

智子的最后一句话让程心吃惊地抬起头来。“知道吗?在我们的人格分析系统中,你的威慑度在百分之十上下波动,像一条爬行的小蚯蚓;罗辑的威慑度曲线像一条凶猛的眼镜蛇,在百分之九十高度波动;而维德……”

智子遥望着烟尘后面落得只剩一角的夕阳,眼中透出明显的恐惧,然后用力摇摇头,仿佛正努力从自己的脑子中赶走什么,“他根本没有曲线,在所有外部环境参数下,他的威慑度全顶在百分之一百,那个魔鬼!如果他成为执剑者,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和平将继续。”

罗辑的90%其实代表着理性,代表不会被任意抹灭,而另外10%则代表着神性,代表希望。

而程心的10%在三体人看来,其实和0%没有区别,那不过是她用来维持圣母心的一点点理智。

最有争议的反而是维德的100%,甚至很多读者认为如果由维德执剑,最终带不来和平,威胁的本质不是你死我来活,而是你别惹我,否则一起死!维德太过极端,如果由他执剑,短期内不会有问题,长期来看则战争不可避免。所以智子称之为魔鬼。

而罗辑的90%威慑度则恰到好处,既足够保护地球,剩下的10%又不会让三体人过度感到不安,所以罗辑才是完美的执剑人。

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如果太过极端,则难免过刚易折。

因此连作为敌人的三体人都对罗辑这个对手肃然起敬,智子称赞罗辑“是一个强大的威慑者,伟大的战士。”

可惜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人类从不感谢罗辑。

新闻学研究尘埃炸起,社会学研究尘埃飞扬,历史学研究尘埃落定。

罗辑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透了这个宇宙的本质,也理解了威慑的本质。

《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马丁,说《三体》是一部非常不一般的书,是包含科学和哲学猜想。个人觉得,比起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沙丘》,《三体》有着更为宏大的世界观,对人性的触及亦更加深刻!

0 阅读:57
沁说

沁说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