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袁绍
家族四代人每一代都有人位列三公
25岁就得当郡太守,30岁当州刺史
《三国志》和《后汉书》都夸其不仅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有钱,而且其人长得帅、气质佳,出手阔绰、热心周济朋友,麾下文人墨客无数。
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际,作为袁绍重要谋士之一的沮授给出过袁绍版“隆中对”,即“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奈何袁绍当时目光仅仅在意的是攻池掠地,没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也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汉献帝刘协,是董卓扶上的皇位,也是令袁绍心里很不爽的原因之一,但深究其本质,还是袁绍本人没有雄才大略,没有远大抱负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而曹操的谋士毛玠,为曹操献上的“隆中对”则志存高远的多,他说:“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短短数十字,直击本质,从政治、军事、经济三个维度给出了明确的、且具有前瞻性的政治战略纲领。
曹操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旗帜下,审时度势,广泛结盟,唯才用人,所以海内归心,人才济济,构建了一个强大的曹魏政治集团,最终成就了他统一北方的霸业,这是袁绍,包括孙权、刘备所远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