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斯门店偶遇创世之作i8
曾经让人惊羡不已的划时代作品,记得宝马中国当时在国内搞的广告创意是将i8的设计和中国国粹-京剧脸谱文化进行了很好的结合,让人印象非常深刻。i8的诞生背景深究起来也并不偶然,万事万物、有因有果,都有其逻辑可循。
将时间追朔到2008年,后来被称之为宝马i8之父的汽车设计大师Benoit Jacob,设计了纪念宝马M1诞生30周年的M1 Hommage概念车(图二),宝马考虑要用一台V10引擎装载在M1 Hommage上(当时应该就是E60 M5、E63 M6的那台V10),把它变成一台量产的超级图腾车,这也是宝马一直以来的一份执念。
怎奈天不遂人愿,就在这一年,刚好赶上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油价高企,最高上涨至140美元/桶,在全球呼吁节能的背景下推出M1 Hommage显然相当的不合时宜,宝马董事会果断决定放弃燃油旗舰跑车的思路(现在想想这也是一份被观念支配的执念,因为同时期法拉利、兰博基尼、迈凯伦不都照样不畏狗屁的环保、节能束缚,疯狂制造着大排量、高性能超级跑车吗)。[doge]
在此背景下,宝马要求时任BMW i项目的设计负责人Benoit Jacob说,你们团队必须在36个月内完成一台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性能跑车Vision Efficient Dynamics从设计到量产的全部工作。并且在2周时间内完成内外饰设计创意,2个月内完成Efficient Dynamics概念车的设计到模型制作。
最终,Benoit Jacob的团队实现了以上所有目标,创时代的艺术之作i8正式诞生。据Steve Saxty撰写的《BMW by Design》一书的采访回忆:Benoit Jacob团队在i8身上采用了一种可以感受到气流穿梭而过的设计形态,这也让量产制造难度非常高,所以宝马i8的制造成本非常高昂。
与i8同时诞生的i3,则是定位于一台主打城市通勤、具备追求空间和生活乐趣的产品,同时赋予更多运动特征的、新时代的创新之作。i3当年推出后,被媒体称为是欧洲高端品牌第一款100%追随inside-out设计理念(内部空间优先)的高端品牌,即使今天行驶在街上,我依然不会觉得过时,坚定的认为它是一款非常精英式思维主导下,充满开创性、设计性、功能性的作品,即使今天人人都在大谈智能化,我依然这么觉得。
2016年,我们前往慕尼黑参加宝马100周年庆典,在福斯腾费尔德布鲁克空军基地分别极限试驾了i3和i8(图7),其中i3即使使用了特殊的、低能耗、低滚阻的轮胎规格,在18米间距的高速蛇形穿桩项目里的极限非常之高,记得通过车速都在80公里/小时以上,i3绝不是如它表象、以及大家想象中没有操控可言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