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对美反制力度加大,美媒感慨“巨头也要完了!” 美国总统拜登在卸任之际,疯狂拱火台海局势,似乎要在即将上任的特朗普丢下一堆烂摊子,尤其是中美关系上。中方可不管美国政坛之间的种种矛盾,但中方知道,美若是在中国敏感问题上胡作非为,中方必然会反制。 日前,美国政府再一次通过援台的相关法案,对此,中方直接升级反制举措,对美国七大军工企业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制裁措施,这些企业包括英斯图公司、哈德森技术公司、萨罗尼克科技公司、雷神加拿大公司、雷神澳大利亚公司、爱尔康公司、国际海洋工程公司,显然,这次除了美国本土的企业之外,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国的业务范围也受到很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公司不仅在全球军工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而且在民用市场也有相当的业务布局。可以说,中国的制裁措施来得迅猛而直接,不仅冻结了这些公司在中国的财产,还禁止任何中国的机构和个人与其进行合作。消息一出,西方媒体纷纷感慨,这些巨头似乎真的要熄火了。 此次制裁的背后是中美关系复杂且紧张的现状。过去数年,美国不断地试图通过各种军事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而这些军工企业则成为美国遏华战略中的重要棋子。在提供军事设备的同时,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美国的全球军事影响力。然而,中国制裁的到来,势必会让这些公司的全球运营受阻,进一步影响到美国在全球的军事扩张计划。 更讽刺的是,这些被制裁的公司在重要原材料和技术方面,离不开中国的供应。这种不可替代的依赖性,使得它们失去了继续维持现有军工生产能力的根基。以无人机业务为例,中国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原材料及核心元件供应国,美国军工企业多年来虽然尝试寻找替代供货地,但结果往往难以尽如人意。随着制裁的生效,五角大楼也不得不考虑如何弥补这一巨大缺口。 在美国本土,一些媒体尖锐地指出,如果拜登政府不能在贸易和军事合作方面找到新的平衡,美国的军工产业可能会受到长期的打击。而在欧洲地区,不少国家已经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军工合作,担心卷入中美之间的冲突。 从全球贸易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这一制裁决定反映了其在国际供应链中日益增强的话语权。作为12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通过这样的制裁方式表明了自己的坚决立场,美企也因为错误决定而承担相应的后果。 这一系列制裁行动,既是对美国“以武助独”态度的有力回应,也是中方捍卫自身核心利益的必然选择。未来,随着中美两国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等领域竞争的加剧,这种高强度的制衡关系将可能成为常态,美方该学会适应这个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