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乳母因罪全家被流放到边疆,临行前她来向武帝辞行。行完礼就默默往外走,未曾想,她到宫门口却突然回头,泣不成声望着汉武帝。 公元前156年,汉景帝的王皇后生下了一个男婴。在这个男婴出生前不久,王皇后曾梦见一缕阳光照进自己的怀中。 汉景帝听闻此梦后,欣喜地说这是上天赐予的贵子之兆。这个男婴就是日后的汉武帝刘彻,他的出生为汉朝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古代皇室,皇子的抚养往往交由专门的乳母负责。东武侯的母亲便是被选中担任这一重任的人。 从刘彻被送到东武侯府的那天起,这位乳母就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这个皇家孩子身上。她不仅要负责喂养照料,还要教导礼仪规矩。 与其他皇子的乳母不同,东武侯的母亲对刘彻的照顾远远超出了职责要求。她甚至比照顾自己的孩子还要用心。 在东武侯府的日子里,刘彻得到了最细致的照料。每一餐的营养搭配,每一件衣物的选料,乳母都亲力亲为。 随着刘彻渐渐长大,他与乳母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这份感情远远超出了一般皇子与乳母之间的关系。 公元前141年,刘彻正式即位成为汉武帝。 汉武帝特意赐予乳母"大乳母"的尊称。每个月,汉武帝都会安排乳母两次入宫。每次相见,他都会赐予乳母五十匹上好的丝绸。 有一次,乳母看中了一块公田。这本是朝廷的财产,按理说是不能私自占有的。 但汉武帝在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将这块田地赐予乳母。这一举动让朝中大臣们惊讶不已。 不仅如此,汉武帝还特别允许乳母的车驾可以在宫中的御道上行驶。这是一项极大的特权,在当时的制度下是极为罕见的。 这些年来,乳母的一切要求,汉武帝几乎都会答应。从未有过任何推辞或拒绝。 乳母的地位随之水涨船高,她的家族也因此受到朝中大臣的礼遇。这一切都源于汉武帝对养育之恩的感念。 在长安城中,乳母的家人开始恃宠而骄,肆意妄为。他们的子孙和奴仆在街上横行霸道。 这些人仗着有乳母这层关系,经常在大街上打翻他人的马车。甚至还会当街抢夺过路人的衣物财产。 受害者们因为畏惧乳母的权势,不敢声张。但民间的怨声载道却在不断蔓延。 这些不法行为持续了很长时间,百姓们敢怒不敢言。直到有一天,这些事情终于传到了汉武帝的耳中。 对于这个消息,汉武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朝廷的法度,另一方面是多年的养育之恩。 大臣们纷纷上书弹劾,要求严惩不贷。在他们看来,如此放纵将会动摇朝廷的威严。 这些奏章中详细记载了乳母家族的种种恶行。每一桩都足以激起帝王的怒火。 汉武帝最初并不愿意对乳母家族采取法律制裁。但朝中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 经过一番思考,汉武帝最终做出了决定。他下令将乳母一家流放到边疆。 这个决定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许多人没想到汉武帝会对自己的乳母下如此重手。 对于一个备受恩宠的家族来说,流放边疆无异于天崩地裂。这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所有的特权和荣华。 边疆地区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对于习惯了长安繁华的乳母一家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惩罚。 消息传到乳母府上时,整个家族陷入了恐慌。他们没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 乳母虽然一直洁身自好,但也无法逃脱这场灾难。家族成员的所作所为,最终还是连累了她。 这个处罚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议论。有人认为汉武帝太过无情,有人则赞叹他的明断。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样的处罚实际上已经算是网开一面。如果按照严格的律法,后果会更加严重。 在这危急时刻,乳母并没有贸然行动。她选择寻求汉武帝身边一位很有分量的人物帮助。 这个人就是深受汉武帝宠信的艺人郭舍人。郭舍人在宫中以善解人意著称。 根据《史记》的记载,郭舍人虽然出身卑微,但非常懂得察言观色。他说出的话总能让汉武帝感到舒服。 乳母找到郭舍人时,将事情的始末讲述了一遍。她表示自己想要进宫求见汉武帝。 郭舍人听完后,立即给出了建议。他告诉乳母,见到汉武帝时不要开口求饶。 这个建议与常理相悖。在古代,面对皇帝的处罚,大多数人都会跪地求饶。 郭舍人的具体建议是:只需默默行礼,然后转身离开。在离开的过程中要走得缓慢。 最重要的是,走到宫门口时要回头望一眼。 乳母完全按照郭舍人的建议行事。她进宫后只是行了一个告别的礼节。 礼毕之后,她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开。整个过程中没有一句求饶的话。 当乳母走到宫门口时,她按照郭舍人的指点回头望了一眼。 在这个关键时刻,郭舍人适时开口说道:"老妇人何必回头张望,陛下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再靠乳汁活命了。" 郭舍人的这番话,恰到好处地戳中了汉武帝的软肋。帝王想起了儿时乳母的照料。 这一刻,汉武帝的威严面具有了裂痕。他立即下令收回了流放的命令。 不仅如此,原本参与判案的官员反而受到了处罚。他们被流放到了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