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消息传开,举国哀悼。而此时,

白薇说社会 2024-12-30 21:42:47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消息传开,举国哀悼。而此时,邓小平97岁的继母夏伯根的一句话,更令众人泪流满面……   1950年,解放战争胜利后,邓小平率部解放四川。他时年已46岁,与家乡阔别三十年。邓小平在重庆工作期间,舅舅带着继母夏伯根前来探望。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见到继母,他为夏伯根多年来的操劳感动不已,当即决定将她接到自己身边生活。   夏伯根此时已年过五旬,长期的辛劳让她显得比实际年龄更苍老。   邓小平将夏伯根接到北京后,家中上下对她十分尊重,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奶奶”,后辈则叫她“老祖”。   夏伯根很快适应了城市生活,并继续操持家务。她每天清晨起床准备早餐,为孩子们穿衣叮嘱琐事,忙碌而充实。   然而,生活并非一帆风顺。1969年,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劳动,卓琳决定带上夏伯根同行。一家人搬进一栋破旧的两层小楼,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三位老人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夏伯根主动承担家务,种菜、烧饭、酿酒样样不落,让邓小平夫妇得以安心工作。   在江西的几年里,夏伯根不仅照顾日常起居,还以乐观的态度鼓励家人渡过难关。   她经常说,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团结一心,就一定能熬过去。邓小平曾感慨,三人缺一不可,少了谁都撑不过那段艰难岁月。   1973年,邓小平重新回到北京工作,家庭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夏伯根继续照料家庭事务,帮助教育孙辈,成为家中的精神支柱。   邓小平十分重视家庭团聚,每次吃饭都坚持全家到齐才开席。这样的家风影响了邓家几代人,亲情与责任感深深根植于家庭之中。   晚年时,夏伯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逐渐失去了对人和事的记忆。然而,她对邓小平的情感始终未变。   1997年邓小平去世后,她突然停止进食,神情落寞,一句“小平走了”,更令家人流泪不止。   在邓家人细心的照顾下,夏伯根渐渐恢复平静,继续度过了晚年生活。2001年,她在101岁时安然离世,结束了一生的风雨历程。   邓小平与夏伯根之间的情感超越了血缘,是责任与亲情的见证。   邓小平出生于1904年,家乡位于四川广安。他的父亲邓绍昌是一位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曾参与革命,在当地声望颇高。   邓小平年少聪颖,性格沉稳,十五岁时便离开家乡,赴法国勤工俭学。   然而,远渡重洋的求学之路并不轻松,他在工厂里做杂工维持生计,同时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走上革命道路。   邓小平离家后,未能再与生母淡氏重逢。淡氏是他的父亲第二任妻子,出身良好,勤俭持家,是邓小平童年时期的主要抚养者。   在邓小平远赴法国几年后,淡氏因积劳成疾离世。邓绍昌为了抚养家中几个年幼的子女,又续娶了两任妻子,最后一任便是夏伯根。   夏伯根出身贫寒,幼年丧母,生活艰难。她性格坚韧,操持家务十分利落。   在嫁给邓绍昌后,尽管没有血缘关系,她依然把邓家的孩子视如己出,精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邓绍昌在1936年因病去世,留下七个未成年的孩子和一片困难的家境。   夏伯根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咬紧牙关继续支撑家庭,她不仅管理家庭,还积极支持子女参加革命,甚至为躲避敌军搜捕,曾冒险掩护受伤的游击队员。   邓小平对继母的尊敬和关怀,彰显了他重视家庭的品质;而夏伯根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诠释了无私与坚韧的精神。   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家庭的温暖与力量,也成为后人学习孝道与责任的典范。   世人常说,继母难以真心对待别人的孩子,甚至流传着“有后娘就有后爹”的俗语,这种观念往往根植于人性深处的偏见。   从心理角度来看,母亲对亲生子女的天然亲近和保护欲确实无可厚非,血缘的纽带使这种情感显得尤为深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继母就无法对继子女倾注真情。   事实上,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不乏继母用无私的爱和实际行动打破世俗成见的例子,她们凭借真挚的情感和悉心的照料赢得了继子女的尊重与依赖。     夏伯根便是这样的典范。她用一颗宽容和慈爱的心,将邓小平及其兄弟姐妹抚育成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这个家庭。   她不仅承担起继母的责任,更以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母爱无界。她的故事提醒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用刻板印象去评判他人的行为。     因此,无论面对继母还是他人,我们都应放下偏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以言行和品格作为评价标准。   只有摒弃固有观念,才能真正理解和尊重每一个用爱付出的人。

1 阅读:12805
评论列表
  • 2024-12-30 23:10

    为两位老人点赞!

  • 天马 21
    2025-01-03 17:55

    邓公高寿!

  • 2025-01-01 12:33

    对继母如亲母的典范!

  • 大海 16
    2025-01-05 12:09

    邓公是孝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