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 年,梁实秋于海外翻阅《鲁迅杂文集》后,给出评语:“实难卒读”,称“众人赞誉的《狂人日记》,文笔晦涩难懂”。 为支撑己见,梁实秋向文学评论家刘西渭求证。刘西渭表示,该小说叙事手法确有不足,即便从浙江方言角度衡量,也显凌乱。 梁实秋据此断言:鲁迅连基本叙事都理不清,实在不尽人意。 梁实秋本人具有鲜明的阶层意识,从其交友圈便可见一斑,往来者多为上层人士与知名学者,如徐志摩等。 在北大任教时,鲁迅与梁实秋因文学观点产生分歧,梁实秋对鲁迅观点多有抵触。这一方面源于当时文学流派众多,各自秉持不同创作理念与审美标准,梁实秋坚守自身立场故而不认同鲁迅;另一方面,阶层意识或许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使得梁实秋对鲁迅存在偏见。 彼时,梁实秋在北大月薪 200 大洋,鲁迅则约 30 大洋,薪资差距近 7 倍。但这并不应成为梁实秋轻视鲁迅的理由,鲁迅出身与早期经历虽普通,却不妨碍其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与独特贡献。 梁实秋未曾料到,这位曾在北大默默耕耘的教师,日后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领军人物,其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还流传至海外。 梁实秋拿到的《鲁迅杂文集》竟是盗版,海外获取正版艰难,这也导致他在评价《狂人日记》“文笔晦涩”时,并不知晓鲁迅在正版集中对小说叙事和语言风格的阐述。鲁迅采用独特叙事与语言表达,旨在深刻揭示封建社会本质与国民劣根性,是有意为之的创新求变,以追求思想深度,而非创作能力不足。 鲁迅的作品犀利深刻、针砭时弊,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绝非“空洞无物”“无病呻吟”之作。相较之下,梁实秋对《狂人日记》的挑剔显得吹毛求疵。 梁实秋身为散文家与文学评论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能力有限,这在其散文《雅舍》中也可略窥一二。《雅舍》虽情感真挚,但从文学创作的高度审视,整体水平与鲁迅作品存在差距。 梁实秋之所以敢于批评鲁迅,虽可能部分源于阶层意识影响下的偏见,但更应从文学观念差异等角度深入剖析,而非简单归因。事实上,海外文坛鲜有人如梁实秋这般评价鲁迅作品不佳,这恰恰反映出问题更多出在梁实秋自身认知局限,而非鲁迅作品本身。我们应客观看待二者文学成就与观念碰撞,从中汲取对文学发展有益的思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