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深夜为什么要打更,安静睡觉不好吗?细究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在古装剧中

阿离言娱乐说 2024-12-31 15:59:11

古代深夜为什么要打更,安静睡觉不好吗?细究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那个在黑夜中,手持灯笼、敲着竹梆的身影,这一声声的打更声,让人非常疑惑,为什么古人要创造这样一种看似扰民的职业呢?   夜晚的城市,本该是一片寂静,可在古代,这份宁静却暗藏危机,木质的房屋连成一片,普通人家的房门也难以抵御歹徒,更别说预防意外火灾。 一盏孤灯一个不慎,就可能酿成全城的灾祸,正是这样的隐患,催生了更夫这一独特的职业。   但更夫并非简单的巡夜人,在江南水乡,他们还要留意涨潮和漏船;在北方城市,寒冷的冬夜里更要密切关注炭火取暖的农户;在边境重镇,更夫甚至承担着预警敌情的重任。   一个小小的更夫,竟肩负如此重要的使命,而古人的智慧在于,他们把更夫制度与民间习俗巧妙结合,在元宵节,更夫会提醒居民注意花灯安全。   而在婚丧之时,更夫还会协助维持街道秩序,节庆庙会期间,更夫更要加强巡逻,既要防火,又要防盗,还要注意拥挤踩踏。   有趣的是,各地更夫的打更方式也不尽相同,苏州更夫的锣声清脆,杭州更夫的竹梆响亮,北京更夫则偏爱铜锣浑厚的声响,这些声音虽各有特色,但都成为了古代城市夜晚的平安符咒。   城市越大,更夫的职责就越重,他们不仅要准确报时,还要留意可疑人员,甚至要充当"活地图",为深夜迷路的外地商旅指路。 想象一下,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古代街道,一盏移动的更夫灯笼,往往就是黑暗中唯一的希望。   更夫的叫喊声,不只是简单的防火提醒,“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背后,是一套完整的安全预警系统。 当更夫发现险情,这些看似普通的叫喊声会立即变换内容,以特定的方式传递信息,通知守夜的官兵和周边的居民。   古人的智慧,在于他们创造了这样一个既能报时、又能防患于未然的制度,更夫的脚步声和打更声,不是打扰,而是一种保障;不是扰民,而是护民。 在那个通讯不便的年代,这样的制度设计,实在令人赞叹。这种智慧,不正是我们今天安防系统的雏形吗? (本文信息来源) 封面新闻2020年2月20日更夫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职责有哪些?

0 阅读: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