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开国上将,叶飞的女儿叶葳葳从北大毕业了,一纸调令将她分配到青海省德令

玲珑说历史 2024-12-31 20:25:36

1970年,开国上将,叶飞的女儿叶葳葳从北大毕业了,一纸调令将她分配到青海省德令哈市,她不知道这个德令哈市在什么地方?面对这样的分配,她惊慌失措。

毕业季,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可是,1970年,对于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叶葳葳来说,这个开始却带着几分迷茫和不安。

她收到了一纸调令,被分配到青海省的德令哈市。

一个从未听过的地方,陌生、遥远、荒凉。对于叶葳葳,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一切都充满了恐惧与未知。

作为一个北京成长的大学生,叶葳葳从未设想过自己会被分配到如此偏远的地方。

她无数次翻开地图,却始终找不到德令哈市的踪迹。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否适应那样艰苦的生活。

一个平日里习惯了城市繁华、依赖于家族背景的女孩,突然要踏上这条陌生且艰难的道路,难免感到惶恐。

叶葳葳并不知道,自己所面临的这一切,恰恰是她父亲叶飞一生所经历过的坚韧与奋斗的延续。

叶飞从小便投身革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奋勇杀敌,屡立战功。

在创建闽东苏区、领导红军与国民党军进行游击战斗时,叶飞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正是在这些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叶飞培养出了无畏的革命精神与坚韧不拔的毅力。

对于叶葳葳来说,这段父亲的革命历程给她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父亲的教诲告诉她,无论走到哪里,最重要的是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叶飞的身上,早年参与革命的磨难与牺牲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叶葳葳的成长。当她犹豫不决时,父亲的坚韧无畏和对国家的忠诚,也给了她无形的力量。

面对这次调令,叶葳葳的内心充满了挣扎,她希望父亲能够为她改变命运,然而叶飞却没有给她任何“后门”。

相反,叶飞通过一封简短的信,告诉叶葳葳,青海虽远,但既然有地方工作,就能实现自我价值。

他的期望不只是希望叶葳葳适应,而是要她勇敢去面对挑战。父亲的教诲,逐渐在叶葳葳心中生根发芽,让她意识到,只有勇敢承担起责任,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叶飞的双重国籍身份,既是他与菲律宾情感的纽带,也是他革命经历中的一部分。作为唯一的双重国籍开国将军,叶飞身上承载着中菲两国的情感与历史。

在菲律宾,他曾有过一段难忘的童年经历,和母亲之间深厚的情感也深深影响着他。叶飞的成长背景,使得他不仅仅是中国的英雄,也在菲律宾人民心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种跨国情感,间接影响了叶葳葳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面对未知的德令哈时,叶葳葳内心的迷茫也许正是那种跨越两个国家、肩负多重责任的精神传承。

在父亲的教育下,叶葳葳渐渐明白,家国情怀和对家园的责任不分地域,任何地方,只要是为国家奉献,便是家。

叶飞的革命历程极其丰富,从闽东的游击战斗到解放战争的各大战役,他的军事才能和革命精神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叶飞的战斗经历不仅使他具备了领导的智慧,也塑造了他无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个性。

这些精神特质在他对子女的教育中得以传承,叶葳葳在面对分配到偏远地区的调令时,正是从父亲的革命经历中汲取了勇气。

当她接到调令,心中充满了不安时,叶葳葳的内心深处响起了父亲的声音:“既然有人在那里工作,那么你也能做得好。”

她明白了父亲一生中的艰难与责任,也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于是,叶葳葳决定坚定地走下去,服从国家的分配,前往德令哈市工作。

在那个年代,许多家庭可能会选择利用自己的关系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机会,但叶飞却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坚持认为,个人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价值观深深影响了叶葳葳,她明白父亲的坚持不仅仅是对她个人的要求,更是对她成长道路的指引。

最终,叶葳葳踏上了去往德令哈的旅程,开始了属于她自己的成长与挑战。

她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不仅磨砺了自己,也为当地的建设贡献了力量。她真正理解了父亲的教育,继承了他那种无畏艰难、勇敢前行的精神。

1970年的那一纸调令,成了叶葳葳人生中的一道门槛。跨越了这道门槛,她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定,也成为了父亲叶飞精神的传承者。

0 阅读:603
评论列表
  • 2024-12-31 22:06

    德令哈是青海省海西州州府所在地,但当时只是一个镇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