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清楚地记得那是在1992年3月15日,母亲突然在北京酒仙桥的住处高烧不退,因而被送进公安医院。住院就要填写住院单。这次,她写的名字是:“李润青”。这也含着母亲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润”是父亲早年的使用的字,“李”是母亲的姓,“青”则是母亲的“青”。三月十八日母亲高烧退了,体重减了几磅。她被转到“一套病房”接受住院治疗,病房内有卧室、卫生间和起居室。医生再次建议给她的咽喉施行手术,但她拒绝了,同时轻蔑地说:“我就不信你们敢不小心翼翼地对待一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李讷深深地叹了口气,有时候她也搞不明白母亲的想法。 回忆父亲身前的时光,充满着感慨。1963年李讷坐在解放军报社那间简朴的单身宿舍里,心中涌动着对远方父亲的深深思念。她提笔,给毛泽东写下了一封深情而真挚的信。这封信,不仅承载着她对自我成长的剖析,更流露出她对父亲无尽的敬仰与依恋。 在那封信中,李讷详细地剖析了自己近期发现的一些缺点,她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思想上的变化与成长。她提到,大学课程中《庄子·秋水》那篇寓意深远的寓言给她带来了极大的触动。《秋水》以自高自大的黄河水神河伯与虚怀若谷的北海神之间的对话为主线,生动展现了谦虚与骄傲、渺小与博大的鲜明对比。读完这篇寓言,李讷仿佛看到了自己那狭窄的视野和浅薄的思想,如同那鼠目寸光的河伯。这种深刻的自我反省,让她对自己的不足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激发了她不断进取的决心。 毛泽东接到女儿的来信后,仔细阅读着每一个字,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看到女儿在思想上有了如此大的提高,那种作为父亲的骄傲和喜悦难以言表。他立即提笔,给李讷回了一封充满鼓励与期望的信。 在解放军报社的日子里,李讷的生活简朴而充实。她住的是一间单身宿舍,每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房间时,她便开始了新的一天。她常常在盥洗室漱洗时,哼着京剧青衣花旦那悠扬婉转的唱腔,在她的宿舍里,有一个装衣服的箱子显得格外破旧,但李讷却对它珍惜如命。那是父亲过去用过的箱子,对她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她的生活从不追求物质上的奢华,总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 有同志担心她吃不惯食堂的伙食,李讷却笑着摇摇头。她说,她在家里也经常到大食堂里吃饭,早已习惯了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在报社里,她更是从不坐小车,总是骑着自行车进进出出。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她都从未抱怨过。有一天下大雪,北风呼号,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李讷要回家,领导同志见状便说:“你不要骑自行车了,我派车送你回去。”但李讷却坚决地拒绝了。她说:“好叔叔,千万不要派车,爸爸知道是要批评我的!我骑自行车回去就好,这点风雪算不了什么。”说完,她便毅然骑上自行车,消失在了茫茫的雪海中。她的这种坚韧和自律,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尽管李讷深知父亲的老家在韶山,那片充满革命记忆的土地,但她却一直未能亲自踏足。多年来,她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愿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能亲自来到韶山,感受父亲曾经生活过的气息。然而,这个愿望却一直未能实现。她既不敢独自一人前往,又担心亮出自己的身份和姓名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时光如梭,转眼间到了1984年8月。这一年,对李讷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她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她结婚了。那年,她已经44岁,但在丈夫王景清的陪同下,她终于鼓足勇气,踏上了前往韶山的列车。列车缓缓前行,李讷的内心却如翻江倒海一般。她对父亲的怀念如潮水般涌来,泪水像山涧溪流般奔涌而出。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声压抑的哭声重重地从胸腔里喷了出来。王景清紧紧地握住她的手,给予她无尽的安慰和支持。他知道,这一刻对李讷来说意味着什么。 当列车抵达韶山时,李讷一下车就冲向了那片父亲曾经劳动过的土地。她跪在田埂上,双手向泥里挖去,深深地插在泥土里,仿佛要触摸到父亲的足迹。这一突如其来的动作让所有人都惊呆了。人们不知所措地看着这个沉闷饮泣的中年妇女,不知道她究竟是谁。王景清见状,立即冲出人群,跪下来扶着李讷。他用那军人的大手殷殷地为她擦去泪水,然后扶着她向韶山管理局的领导人解释说:“这是李讷,是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 婚后的生活对李讷来说充满了幸福与温馨。尽管她比王景清小了整整13岁,且自己的身体也不算太好,但她对老伴的关心却从未有丝毫减少。王景清是个热爱艺术的人,在70多岁的时候萌生了创作剧本的念头。这份对艺术的热爱让他忘却了年龄的束缚,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李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深知王景清革命战争时期右眼、左肩和颈椎都受过伤,身子骨也不算太硬朗。如今又这般劳心劳力地创作剧本,她生怕他累垮了身体。因此,每当王景清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时,李讷总会适时地走过来轻声细语地提醒他:“你岁数大了,可不要累病了,不要太伤神。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是把身体熬坏了,那可就什么都做不成了。”这些话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对王景清的深深关爱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