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无人机产业自主化进程

实事大家谈 2025-01-03 17:43:05

随着中国逐步限缩无人机零组件出口,乌克兰正加速推动 FPV 无人机产业自主化。这一举措在军事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乌克兰军方计划生产约 200 万架 FPV 无人机,其战场重要性可媲美传统火炮。《彭博》报道指出,中国可能进一步扩大出口管制范围,这对乌克兰国防产能造成了重大冲击。 乌克兰无人机制造商维利无人机在本土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生产的 10 寸 FPV 无人机乌克兰制零组件比例提升至 70%。自 2023 年起与当地制造商合作,逐步扩展零件生产范围,从碳纤维机架到螺旋桨。创办人巴本科表示,本土零组件成本较高,但品质稳定且供应可靠。 维利无人机在自主研发电子元件上也有所突破。2024 年初已量产首批 5000 组飞控电脑和电子变速器。这一技术能快速调整无人机通讯频率,以应对俄罗斯的电子干扰。例如,当 700 - 1000MHz 频段遭干扰时,公司推出可使用 500MHz 频段的新型无人机,确保通讯稳定。 另一家无人机制造商狂野黄蜂采用较渐进的在地化策略。其 10 寸 FPV 无人机乌克兰制零件仅占 15%,但新推出的 15 寸蜂后无人机乌克兰制零件比例已提升至 65%。该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飞控电脑和电变实现了这一进展。 维利无人机近期完成了第一架全由乌克兰自制零组件构成的 FPV 无人机原型。配备奇系统的库巴斯 - 256 热成像相机、D1 视讯传输器与马达 - 基的马达。虽然性能与中国制品相当,但宣称通讯稳定性与影像质量更佳。 然而,本土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马达 - 基虽已建成月产 2 万颗马达的生产线,但热成像相机仍需仰赖中国进口的镜头和传感器。此外,税务政策也是一大障碍。乌克兰在戒严期间豁免进口零件关税,但本土制造商仍需负担高额税金。 随着中国加强出口限制,乌克兰无人机产业正加速自主化。这一进程不仅需要技术突破,还需要政府在税务政策上的支持。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乌克兰无人机产业能够实现全面自主化,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贡献。

0 阅读:0
实事大家谈

实事大家谈

与读者分享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