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唐朝都没人能接上,直到宋朝才出现下半句!而写出这个旷世之句的宋代人,就是著名的大才子石延年! 在唐代诗坛群星璀璨的天空中,李贺是一颗独特而耀眼的明星。他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更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 李贺生于河南宜阳,虽出身于唐朝宗室,但其家族早已没落。他的远祖是唐高宗李渊的叔父李亮,到了李贺这一代,家族已经远离权力中心,隐居在偏僻的昌谷。 这位诗坛奇才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他体型纤瘦,有着通眉长爪的特殊外貌。更令人惊叹的是,年仅七岁的李贺就展现出了惊人的诗歌天赋。 公元796年,一件意外的事情彻底改变了李贺的命运。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韩愈与皇甫某先后造访昌谷,年幼的李贺当场提笔写下《高轩过》一诗。 这首诗惊艳了在场的两位文坛大家,也让李贺的名字开始在京洛之间传播。从此,这个来自偏僻昌谷的少年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 童年时期的李贺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家境的困窘迫使他不得不与兄长一起外出谋生。他们常常为了一点口粮奔波劳碌,甚至不得不用诗作换取粮食。 即便生活艰苦,李贺依然保持着对诗歌创作的热忱。他每天骑着瘦驴外出寻找灵感,夜晚回来后就借着油灯的微光整理白天的诗句。 到了公元804年,年仅十五岁的李贺就已经在长安城中享有盛名。在当时的文坛上,他的名字与著名诗人李益并列,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和天才开玩笑。当李贺准备参加进士科考时,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阻碍。有人指出他父亲的名字"晋"与科考中的"进"字谐音,触犯了避讳的规矩。 这个看似荒谬的理由,却让才华横溢的李贺失去了通过正常途径获取功名的机会。文学家唐俞对此感到愤慨,专门写了一篇《讳辨》来为李贺辩护。 公元810年,二十一岁的李贺获得了人生的转机。在韩愈的举荐下,他被任命为河南令,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随后经过宗人推荐和考核,李贺又被任命为奉礼郎,品级虽然不高,但总算在长安站稳了脚跟。这一任职让李贺在长安度过了三年时光。 在这三年中,李贺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他的诗歌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这段时期的作品展现出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更为成熟的艺术风格。 然而,官场生活并非李贺所期待的那样。他在任职期间发现自己难以施展抱负,升迁的道路也显得渺茫。 这种困境加上个人生活的变故,让李贺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终,他不得不选择辞去官职,离开繁华的长安。 正是在离开长安,途经洛阳的途中,李贺创作了《金铜仙人辞汉歌》。这首诗以金铜仙人为主题,实则抒发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悟。 诗中最为震撼人心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立刻引起了文坛的强烈反响。这句诗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天空以情感,又以"老"字道出万物皆有变迁的哲理。 这句诗不仅展现出李贺高超的艺术功底,更体现了他对生命、时间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诗句中蕴含着对永恒与短暂、情感与理性的辩证思考。 在当时的唐代文坛上,这句诗很快成为了众多文人追捧的对象。许多人试图为这句上联创作出相匹配的下联,但都未能达到相同的艺术高度。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极具戏剧性。它诞生于李贺人生的低谷时期,却成就了他诗歌创作的最高峰之一。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金铜仙人辞汉歌》并非单纯的抒情之作。诗中暗含着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对权力更替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正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这种对永恒与变迁的思考,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从唐代到宋代,文人们一直在寻找能与"天若有情天亦老"相匹配的下联。这个过程持续了近两百年之久。 终于在北宋时期,文学家石延年写出了堪称绝配的下联:"月如长恨月长圆"。这句诗以"月"字对"天",以"长恨"对"有情",以"长圆"对"亦老",在意境和格律上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这一对联的出现立即在宋代文坛引起轰动。文人们纷纷赞叹石延年的才思,认为这对联终于找到了最佳的搭配。 石延年的这句对句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它既保持了原句的意境高度,又巧妙地转换了感情基调。如果说李贺的上联带有悲凉之感,那么石延年的下联则在感伤中见出永恒。 这对千古绝句很快就被更多的文人发现和推崇。后人更是把它与李白、苏轼的诗句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诗句组合。 在这些组合中,最广为流传的版本是:"把酒问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举杯邀明月,月如无恨月长圆"。这个版本融合了多位诗人的创作,展现出更为丰富的艺术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