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化的潮流下,“纯天然”“0添加”“真奶”“拒绝植脂末”成为茶饮赛道新的标签。然而12月29日,名为“老爸评测”的博主发布了一则“奶茶也有科技?”的视频称,其检测了蜜雪冰城、古茗、喜茶、茶百道、霸王茶姬、爷爷不泡茶、茉莉奶白、一点点等12家头部奶茶品牌的产品后发现有奶茶品牌在原料中使用了“冰勃朗”基底乳,其成分中含有油、糖、食用香精、乳化剂等植脂末中也含有的成分,并称新茶饮也有“科技狠活”。
事实真的如此吗?
植脂末、冰勃朗、冰博克到底是什么?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加到奶茶里面会有什么效果?大家以后还能好好地喝奶茶吗?
为何“谈植脂末色变”?
简单总结现代奶茶发展史,可以说就是植脂末从奶茶主舞台中退出的全过程。
植脂末到底是什么?为何大家对它总是心有芥蒂?
在奶茶1.0时代,奶茶基本都是由粉末冲调而成。这个粉末就是植脂末,俗称奶精。植脂未的主要成分包括氢化植物油、蛋白质和香精。它能够改变食物的内部组织,增香增脂,使口感细腻,润滑厚实,风味与牛奶接近。但与牛奶相比,植脂末成本更低,容易保存、运输不需要冷藏,使用方便。比如星巴克(Starbucks)的香草奶昔拿铁、雀巢(Nestlé)即饮咖啡系列、麦当劳(McDonald’s)麦旋风(McFlurry)这些产品里都含有植脂末,它是快速消费食品的优选原料。
然而,植脂末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原料,背后藏着一个大问题——植脂末加工的过程中可能对植物油进行部分氢化,从而生成反式脂肪酸。大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般管控严格、质量过关,消费者无需过分担心。但放到全量看,有研究表明,油脂氢化过程生成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一般为5%-45%,最高时达到65%。
而反式脂肪酸被视为健康的隐形杀手。长期食用,会明确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据估算,每年有50多万人因摄入过多反式脂肪而死于心血管疾病。
也正因如此,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设定了严格的限制。世界卫生组织(WHO)强烈建议,成年人和儿童将反式脂肪的摄入量减少到总能量摄入的1%,我国推荐标准为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g。
有共同成分就是同一个东西?
问题来了,奶茶里加的冰勃朗,是植脂末吗?
上述测评博主将冰勃朗基底乳配料表与植脂末相比,发现两者成分相似均含有糖、油、乳化剂、色素、食用香精,甚至冰勃朗基底乳还多了一个增稠剂,因此该测评博主将冰勃朗称为“科技乳”。
科学的评测还应该看功效和剂量。
实际上,如乳化剂、食用香精等,是现代食品工业中常见且合规的食品添加剂。其中,乳化剂的作用是帮助油水混合,保证食品的稳定性,食用香精则用于提升或调整食品的风味广泛用于奶茶、冰激凌、沙拉酱等多种食品中。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务委员钟凯曾指出,无论哪种添加剂,只要是按照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的适用范围和用量来操作,都是安全的。
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两者有多少相同的成分,而是冰勃朗是否如其宣传所指那样"0反式脂肪酸”。
根据上述测评博主送检的结果:冰勃朗基底乳未检测出任何反式脂肪酸。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冰勃朗是一种调和乳制品,一般由牛奶、植物奶和脂肪等成分混合而成。与植脂末不同,冰勃朗通常不会含有反式脂肪酸。
宋亮进一步解释道,这是因为冰博朗中的脂肪成分一般使用的都是动物油脂。不过,如果冰博朗中使用的是植物油脂,即使品牌标榜“0添加反式脂肪酸”,产品中也可能由于植物油脂本身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而带入。
那么,如何判断冰博朗使用的是动物脂肪还是植物脂肪,以及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呢?
答案就在配料表中。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从原料名称规范到原料排列顺序等都有严格要求,必须遵守《食品标识管理规定》(2009年修订版)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中的相关规定。
根据国标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也就是说,原料里只要用了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的东西,就必须标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给消费者参考,若包装上没标“反式脂肪酸”就代表该产品没有含人造反式脂肪酸的风险。
一名资深检测机构工程师认为,目前对反式脂肪酸是天然还是人工的划分一般限于学术层面,由于缺乏经济有效的分析方法,因此在监管上是不作区分的。事实上反式脂肪酸最主要的来源是氢化油,食品中天然反式脂肪酸含量极少。根据国标规定,食品
反式脂肪酸的含量≤0.3g/100g,就可以标示为0。
以上述测评博主在视频中所截取的冰勃朗基底乳和植脂末配料表来看,冰勃朗配料中前三位分别为饮用水、食用油脂制品(非氢化)、浓缩乳(生牛乳)>3%;而植脂末则是淀粉糖、植物油(部分氢化)、乳清粉。虽然两者成分看似相近,实则在使用原料以及含量高低上均不相同。
因此,不能把冰勃朗等同于植脂末。
冰勃朗是“科技狠活”吗?
此外,除了成分、功效,科学的评测还应该看剂量。
除了反式脂肪酸之外,该视频中还指出了冰勃朗另一个问题——糖和脂肪含量。据视频中提供的检测数据显示:脱水前,冰勃朗的总糖和脂肪含量分别是5.1(g/100g)和22.7(g/100g);脱水以后,冰勃朗的总糖和脂肪含量分别是10.2(g/100g),45.4(g/100g);植脂末是17.2(g/100g)和33.4(g/100g)。表面上看,冰勃朗的脂肪含量比植脂末更高。
但实际上,这个数值并不代表消费者饮用时的实际摄入量。
在奶茶实际制作中,奶茶会按一定比例加入茶底、牛奶或其他液体来稀释浓度。例如,根据霸王茶姬发布的一款奶茶的成分表显示,一杯奶茶中茶底占比66%,牛乳占比19%,冰勃朗基底乳占比8%。也就是说,基底乳只是整杯奶茶中的一个小组成部分。
以此计算,假设冰勃朗基底乳中脱水后的脂肪含量为45.4g/100g,而在奶茶中占比8%,那么消费者实际从基底乳中摄入的脂肪仅为3.63g/100g。
因此,用脱水后的数据直接与植脂末进行对比,未考虑到配料的稀释和饮品的最终形态必此作为健康性或安全性的衡量依据,这并不科学。
四、奶茶真的不健康吗?
弄那么复杂干嘛,直接只加牛奶不行吗?新茶饮为何要加入“冰勃朗”、“冰博克”?
其实,冰勃朗和冰博克都被广泛地应用于奶茶制作中,不仅增强了奶茶的风味,也提升了整体的饮用体验。不光奶茶,整个现代食品工业都是“健康”和“口感”综合博弈的结果。
脂肪可以使奶茶口感更好、更香甜。冰勃朗本身富含的油脂有利于提升奶茶的口感。而冰博克是经过低温浓缩后的牛奶,去除了多余的水分,类似于我们熟知的“厚乳”。业内人士表示,一般选择冰勃朗还是冰博克,主要根据饮品想要突出什么样的风味,比如冰博克相较冰勃朗会比较“压茶”,所以为了能够凸显一款奶茶的茶汤特色,就会选择冰勃朗。
面对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饮食意识,奶茶行业正积极调整策略以迎合市场需求,“健康化”也成为发展趋势。许多奶茶品牌开始对产品信息透明化,消费者可以更便捷地查询到所购买产品的热量、脂肪及营养成分,把知情权和选择权交还给消费者,满足用户对健康茶饮的需求。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初,上海市启动“首批营养健康指导试点项目”,指导消费者如何选择健康食品。在这些试点项目中,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也是我国首次推出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综合反映饮料中的糖、脂肪等含量。分级标识通过ABCD四个等级,综合反映饮料中含有的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情况,从A到D级推荐程度递减,以帮助消费者避开高糖饮品。其中,这次被测评博主“锤”的霸王茶姬,以及奈雪的茶、快乐柠檬、杭州乐源都是首批试点茶饮企业。
眼下,已经有不少新茶饮企业公布自己的配方成分、热量高低以及GI值等,消费者无需谈成分色变,过度恐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次冰勃朗风波,第三方评测不能为了流量制造恐慌,应该用更专业的知识科普,让更多人了解新事物背后的科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