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头条相爱相杀的六年 写头条已经有6年多了,刚开始的时候,纯粹是觉得新鲜好奇

易文爱历史 2025-01-04 23:43:22

我与头条相爱相杀的六年 写头条已经有6年多了,刚开始的时候,纯粹是觉得新鲜好奇,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就单纯把它当做另一个朋友圈。 朋友圈写得再好,都是没有一分钱收入的。所以当头条给我几毛钱收入的时候,让我很是兴奋。从那时候开始,就开始正儿八经的写文了。 最开始是从写悟空问答入手的,自己申请的是文化领域。就把之前看书的心得体会写下来,那些书看得很熟,感触很多,写起来驾轻就熟,看似随口胡说,却又篇篇像模像样。 很快就得了问答里的各种奖,兴趣就更浓了,开始转向正式发文。那时候头条专门为文章搞“青云奖”,每个月的第1篇奖1000元,其他每篇奖300元,几乎每个月都能获得不少奖励,看着那些红彤彤的奖励证书和真金白银的奖金,虚荣感得到极大满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人打“青云奖”的歪主意,到各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搬出大量的学术论文,通篇抄袭,赚了大把的青云奖金。 平台一看,这样搞下去不行啊,于是撤销了“青云奖”。之前为了获得青云奖,写文章都使劲往高深莫测的方向走,因为越是这样,越能获奖。 很多创作者一看,现在没了青云奖,得转移方向啊。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应运而生,头条的文风文陡然一变,全成了故事会的模式,通篇大白话,故事编得越离谱越好,因为这样流量就大,流量收益成为创作者追求的唯一目标。 那时候诞生了很多大咖,他们的文章几乎每篇动不动就几十万的阅读量,甚至几百万的阅读量,其中就包括专写娱乐擦边故事的某大咖,他们这批人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 就在从青云文章向流量文章过渡的时期,很多人开始玩起了用文章或者微头条带货,这里面也涌现出一批大咖,比如历史类某大咖,据说一年带货卖的书高达几千万元,想必佣金也赚了至少几百万元。 此外还有专门写专栏卖的,那时候专栏真的爆火,各种各样的专栏都有,教撩妹的,讲历史故事的,传授致富法宝的,不一而足。不少专栏动不动开价就是几百元到上千元,奇怪的是,头条的粉丝真的不差钱,这么贵都有几千个人甚至是上万人买,专栏又富了一批大咖。 和这些大咖相比,我最多算小鱼小虾。拿点青云奖能让我高兴半天,后来靠流量吃饭的时候,偶尔一篇文章能有几十万阅读量,也会让我手舞足蹈。可是没想到花无百日红,好日子结束得太快。 近两年流量都不行了,尤其是今年,我将近10万粉丝,却是经常一篇文章只有几十个、上百个阅读量,而且这种情况持续长达几个月。 如果靠这个吃饭,我得活活饿死。虽然没有饿死,但看到这么惨不忍睹的流量数据,心里实在憋得慌,尤其是2024年,日子难熬啊。 “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悲哉!

0 阅读:0
易文爱历史

易文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