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年,李隆基得知他大哥李成器辞让太子之位给自己,便带着一个长枕头和一床大被子找到了李成器,表示他们兄弟虽曾形影不离,同盖被子,共枕枕头,可这太子位,却断不能接受。 李成器出生于唐朝最为动荡的时期,他的父亲是李旦,母亲是刘皇后。就在他出生的第二年,朝廷就发生了重大变故,他的六叔李贤被废黜,七叔李显被立为太子。 五岁那年,李治驾崩,李显继位,但仅仅在位55天就被武则天废除。李成器的父亲李旦登基,年幼的李成器也被立为太子。 然而这短暂的荣耀并未持续太久,李旦被武则天废黜,李成器也从皇太子降为了皇孙。从此,东宫生活彻底改变,李成器与五个弟弟开始了艰难的求生之路。 在武则天统治期间,李家子弟的处境异常艰难。他们居住在五王宅内,这里成为了兄弟六人共同的避风港。 每日清晨,兄弟们一同读书习字,一同习武骑射。白天外出游玩时形影不离,夜晚归来后也是相互照应。这段时光虽然艰苦,却让兄弟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 武则天对李氏皇族的打压从未停止。一位东宫乐官为了保护李旦,在受审时当场剖腹。更为痛心的是,李成器的生母刘皇后与其他妃子一同被召入宫后,就此杳无音信。 这场浩劫不仅波及成年人,连年幼的皇孙也未能幸免。李成器的堂弟李重润,年仅19岁就因为被人诬告说武则天坏话而被杖杀。 武则天统治的末期,朝廷局势急转直下。宰相张柬之等人联手,成功逼迫武则天退位,李显重新登基为帝。 这次政变让李氏宗族重获新生,李旦被封为安国相王,李成器也从皇孙晋升为郡王。面对李显欲将其升为亲王的提议,李成器却以身份不相称为由婉拒了。 然而好景不长,李显在位仅五年就被皇后韦氏毒杀,其幼子李重茂继位。韦皇后野心勃勃,企图效仿武则天称帝,并准备除掉李旦和太平公主。 就在这危急时刻,李隆基挺身而出。他联合禁军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废黜李重茂,并迎请父亲李旦重新登基。 这一系列行动展现出李隆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他不仅成功化解了家族危机,更赢得了朝廷上下的广泛支持。 李旦复位后,立储问题成为朝廷上下关注的焦点。按照传统,嫡长子李成器是最适合的皇太子人选。更何况他在李旦第一次当皇帝时就已经担任过太子。 但李隆基的功劳又不容忽视,如果没有他的果断行动,李旦可能永远无法重返皇位。这个局面与当年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争储极为相似。 就在朝野上下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时,李成器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主动向父亲请求放弃太子之位。 在上表中,李成器指出立储关乎国家根本,不能仅以嫡长为标准。在特殊时期,应当选择有功之臣担任储君。这番话不仅显示出他的远见卓识,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利益的深刻考虑。 李旦接受了长子的请求,并在诏书中特别强调这是李成器主动让位,而非被废黜。这一细节既保全了李成器的颜面,也为兄弟二人未来的和睦相处奠定了基础。 太平公主对李隆基的储君地位极为不满,多次在李旦面前进行挑拨离间。她提议废黜李隆基,改立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 面对这种局面,李隆基以行动表达了对兄长的敬重。他特意带着长枕头和大被子,与李成器同睡共枕,向朝野表明兄弟情谊。 李成器则选择了更为妥善的应对方式,主动请求外任刺史,远离权力中心。这一决定不仅避免了被卷入政治漩涡,也让太平公主的挑拨计划无从下手。 随后李旦主动禅让皇位给李隆基,而李隆基在登基后很快铲除了太平公主势力。这场政治风波最终以兄弟双方都平安无事而告终。 在开元盛世期间,李成器过上了悠闲富贵的生活。李隆基不断为兄长加官进爵,但李成器始终远离朝政事务。 李隆基将兴庆宫扩建在五王宅旧址,让所有兄弟都能住在周边。他经常前往探望兄长,每次必带重礼,显示出对兄长的尊重与信任。 在开元二十九年,六十三岁的李成器去世。此时李旦的六个儿子中,只剩下李隆基一人在世。 为了表达对兄长的崇敬之情,李隆基破例将李成器追封为皇帝。"让皇帝"这个谥号,不仅纪念了李成器让位的义举,更是对其品德的最高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