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河南省一农民在竹园里,突然挖出了13个黑乎乎的大陶缸,带回家一看,里面竟装着:人骨。妻子觉得晦气要他扔掉,他却偷偷地保存起来!谁知道,这一善举,竟为国家保存了举世罕见的国宝。 1953年,李建安出生在河南汝州市临汝县纸坊公社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当地完成学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在村里教授孩子们识字读书。 1975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经历。三年的军旅生涯,不仅让他培养了严谨的生活作风,也让他对保家卫国有了更深的认识。 1978年4月,李建安退伍返回家乡。他被临汝县纸坊公社聘用为合同工,分配到公社的文化站担任文物干事,这个工作改变了他的一生。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当地政府派他到洛阳参加《文物法》的专业培训。 同年,纸坊公社的中山寨村发现了大型古墓群。李建安作为文物干事,参与了这项考古工作。通过实地参与,他学会了基本的考古知识和挖掘技巧。 1979年农历正月初八,李建安在采买年货时,无意中听到几位赶集的村民在谈话。 村民们说起最近在苹果地里挖出了一些红色的陶片,他们形容那些陶片"红红的怪好看的"。这些陶片的年代和来历,谁也说不清楚。 李建安一下子就对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起在中山寨古墓群考古时见过的陶器碎片,直觉告诉他这可能是重要的文物。 他走近那几位村民,装作不经意地打听陶片的具体位置。得知那些陶片是在纸北大队阎村东边的竹园附近发现的,他立刻回家取了工具。 李建安到达阎村后,立即开始在苹果地里仔细寻找。他很快就在一处树坑边发现了村民们说的那些红色陶片。 经过初步观察,他判断这些陶片属于同一个尖底陶缸。凭借在中山寨古墓群考古时积累的经验,他认定这些陶片很可能是古代瓮棺的一部分。 不顾寒冷的天气,李建安立即开始挖掘工作。他在树坑处细致地挖出了一个长5.6米、宽0.8米、深0.85米的土坑。 经过一天半的艰苦劳作,土坑中陆续出土了13个陶器。这些陶器分别呈现出青色和红色两种颜色,形状和大小都不尽相同。 为了安全运输这些陶器,李建安分三次将它们搬运回家。清理过程中,他发现陶器中除了泥土,还包含了一些人骨。 这个发现让李建安的妻子十分害怕。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这种与死者相关的物品会带来不好的运气,她坚持要求丈夫将陶器搬出家门。 为了安抚家人,李建安只好将这批陶器转移到纸坊公社的一间办公室。他在那里继续对陶器进行清理和研究工作。 1980年春节前,县文化馆终于同意接收这批陶器。李建安小心翼翼地将陶器用平板车运往县城,文化馆馆长张久益亲自接待了他。 这批陶器进入县文化馆后不久,就引起了郑州市文联主席张绍文的注意。张绍文在参观文化馆时,被其中一个陶缸上的精美图案所吸引。 经过仔细观察,张绍文发现这个陶缸上绘有鹳鸟、鱼和石斧的图案。这些图案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具有完整的构图和丰富的表现力。 他立即认识到这件陶器的重要价值,当即为其命名为"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他还让侄子张天庆将陶缸上的图案临摹下来,并拍摄了详细的照片。 消息很快传到省里,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重视。1980年10月,一个专门的考古调查组进驻临汝县,对陶缸的出土地点进行了更系统的考古发掘。 考古调查组在原址又发现了三件完整的陶器,并确认这里是一处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个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批陶器的重要历史价值。 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这批陶器被转移到河南省博物馆进行专业保护。随后,它们被送往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成为永久的国家文物收藏。 经过专家们的研究,这件"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的年代被确定为距今约5000年前。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鼎盛时期。 陶缸上的绘画采用了独特的技法,画工先用白色颜料勾勒出鹳鸟的形态。这种直接用颜料描绘形象的方法,与后世中国画"没骨法"如出一辙。 在绘制鱼和石斧时,画工则先用黑色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填入颜色。这种绘画手法与后来中国画的"勾线填色"技法极为相似。 专家们发现,这幅画不仅有着成熟的绘画技巧,还展现出了明确的构图意识。这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已经从简单的几何纹样,发展到了有意识的具象表现阶段。 通过对陶缸的深入研究,考古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件用于瓮棺葬的器具。陶缸底部的小孔和内部发现的人骨残留都支持这一判断。 更有意思的是,陶缸上的图案可能暗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画面中的石斧上有特殊的装饰纹样,这在当时可能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鹳鸟嘴里叼着的鱼,则可能代表着某个部落的图腾标志。这幅画很可能是在记录一个重要的部落历史事件。 2002年,国家文物局将这件陶缸列入了64件不可出国展览的国宝级文物名录。这份名单中包括了后母戊鼎、曾侯乙编钟等中国最重要的文物。
临汝人棒棒哒
好好学学语文!
然后喃?表扬信一封?
请问作者工业化重要还是文物重要?花鸟鱼虫重要还是两弹一星重要?[狗头]你们不作妖何至于此[打脸]
司母戊鼎
好好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