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皇西村,有两块残垣断壁的石碑,据说是柴举人的。全网寻找这个柴举人的后代!】在漯河邓襄镇,知道皇甫店,也听说过皇东村和皇西村,但是第一次听说,皇甫店还隐藏一个柴湾村。 这个柴湾就在皇西村的村口。之所以提起柴湾,源于这里曾经出过父子举人,当地人叫他们柴举人。 关于柴举人,还得从两块残垣断壁的石碑说起。这断成2块的石碑和碑座,就丢弃在由西往东进皇西村口的路边,一村民院墙的墙根处。 石碑虽然断成两块,但还是很重,一个人想移动它,比较困难。石碑的正面,被岁月和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碑刻的文字部分隐约可见,墓碑中间内容:御林郎开封府学教授柴公諱天简字帝心藏进士行三 孺人韩太君之墓。右边:茔地壹臺x肆分,此内容模糊得识别很困难,左边写的是:咸丰二年嵗次壬子季春殁,余下的又无法看清。 这里的孺人和安人淑人都是清代对妇女的尊称。根据《大清会典》的记载,命妇是按照家属的品级赐给的,具体分为九个等级:一品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八品曰八品孺人、九品曰九品孺人。村里人说,这块墓碑举人,但是墓碑上并没有举人这一说法,反倒有进士。进士。不知道这个已故的韩太君是几品孺人? 据村民介绍,这通石碑,皇西村修路时,从地下挖出来的。挖出来就是断碑,随后丢弃到村口的路边。我问:“他的后代村里没有了?”村民说:“应该没有了,要不然墓碑也不会丢在路边没人管。” 我又问这个村民:“这个柴举人的墓还在嘛?”他说,我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说,他的墓就在村西南方向的坟地里。破四旧时,墓碑被破坏了,坟墓被夷为平地。据说现在还能找到。这个村民说完用手指向村口东南方向,于是,我看到了满眼的麦苗地里,有一块地,有好几个坟头。
【漯河皇西村,有两块残垣断壁的石碑,据说是柴举人的。全网寻找这个柴举人的后代!】
混迹北京的漯河人
2025-01-06 00:40: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