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原武汉军区司令陈再道上将生病入院,因为营养不足,自己便用茶缸炖肉吃。有人得知后,竟打了小报告,上面派人来调查。调查组负责同志来了后,也讲:“他用搪瓷缸子炖点猪肉,算是什么问题?” 1970年,武汉军区司令陈再道上将因为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住院后,他的身体状况很差,主要是因为营养跟不上。 陈再道是个务实的人,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也不愿让别人太过操心,就决定自己想办法改善伙食。 住院期间,除了平常医院送的简单餐食,他悄悄托人搞来了一点猪肉,用一只普通的搪瓷茶缸,在病房的小炉子上炖了点肉吃。 这本是一件小事,甚至出于无奈才会这么做,但这点“小动作”很快被人盯上了。 当时正值特殊时期,风向复杂,稍微不注意就会成为某些人“立功”的工具。 有人很快写了一封举报信,声称陈再道在住院期间搞特殊化,用搪瓷缸炖猪肉,是资产阶级享乐思想作祟,举报信直接送到了上级部门,很快调查组被派了下来。 调查组到医院时,陈再道正坐在床上,他没想到这点小事竟然会引来这么大的动静。 负责调查的同志直接进了病房,脸上表情严肃,一看就是来者不善。 陈再道倒也镇定,他招呼人坐下,随口问了句:“同志们吃过饭没有?”调查组的人没答话,而是直接开门见山,问他:“是不是用搪瓷缸炖肉了?” 陈再道听了之后也没觉得生气,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是的,炖了点肉,身体不好,总得补一补吧。” 那人紧接着追问:“为什么要炖肉?你有没有考虑过现在全国人民的生活状况?”这话带着明显的批判语气,但陈再道没有多做辩解,只是简单说道:“我这也没什么条件,医院的伙食大家都知道,就弄点肉,炖一锅能吃好几天。” 调查组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接着在病房四周查看,看到那只炖肉的搪瓷缸子还放在小炉子上,里面只剩下一点肉汤和几块猪骨头。 一个调查组成员冷冷说道:“你炖的这锅肉从哪来的?”陈再道轻声回答:“托朋友带来的,没什么大不了的,肉也不多。”对方记录了一阵,随后没再问什么,收起了笔记本,说会把事情上报,陈再道依旧没多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调查组离开后,陈再道坐在床上抽了一根烟,他明白这样的调查恐怕不会那么快结束,但他又觉得无所谓。 一个在枪林弹雨里打过无数仗的人,这点小事根本不值得放在心上。 只不过他心里多少也有点苦涩,毕竟在那个时期,即便是再小的事情,也可能被无限放大,甚至影响一辈子的声誉。 几天后调查组带着报告回来了,这次气氛显然缓和了不少。 为首的负责人进了病房,开门见山地说道:“陈司令,这事我们调查清楚了,也向上级汇报了,结论是,这锅肉不是问题。”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用搪瓷缸子炖点猪肉,算什么问题呢?”陈再道听了只是笑了笑,没多说话。 事实上,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对陈再道本人的一种态度。 他是开国将领,资历深厚,战功卓著。 即使在特殊时期受到冲击,但在很多人眼中他依然是个值得尊敬的人。 他知道,能得到这样的结果,说明上级还是对他有所体谅。 事情到这里表面上算是结束了,但这锅肉背后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陈再道是湖北麻城人,早年参加农民运动,1928年就加入了共产党,随后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他几乎经历了每一个关键的历史阶段。 他参加过长征,也参与指挥过多场著名的战役,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一生战功赫赫。但也正因为他的身份,让他在特殊的环境下成为了某些人的“靶子”。 1967年的“七·二〇事件”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挫折,当时他被指支持保守派组织“百万雄师”,因此遭到严重批斗,甚至被扣上了“镇压革命群众”的帽子。 这次事件让他从武汉军区司令的位置上被撤职,后来还被关押和批判了很长时间。直到1972年,他的职位才得以恢复,但那时他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 1970年住院的那段时间,是他从批斗中逐渐恢复的时期,此时他虽然已经恢复了部分自由,但仍然处在监视和猜忌之中,连吃肉这样的小事都可能成为攻击的理由。 但这并没有让他感到气馁,他依然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坦荡性格。他的经历告诉他,只要问心无愧,就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