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1日,日本满载40吨黄金的“阿波丸"号轮船被美军击沉,总价值50亿美金,1980年,船头被我们打捞上岸,奇怪的是,里面没有黄金。
在福建牛山岛,一个关于彩色“玻璃球”的童年游戏,却意外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沉船往事,一段关于财富、文物和未解之谜的故事——阿波丸号的沉没。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一份特殊的“礼物”——阿波丸号沉船信息,将这艘沉睡海底多年的巨轮再次带入人们的视野,沉船的位置、货物清单,无不撩拨着人们对宝藏的渴望,然而,这艘船的命运远比寻宝故事更为复杂。
阿波丸号原本只是一艘常见的日本货船,其船体大小和运货能力在当时堪称世界一流,战争改变了它平静的航行轨迹,太平洋战争打响后,阿波丸号被转为军队运输船,主要运送日本和东南亚间的物资。
为了掩人耳目,它悬挂着象征和平的绿十字旗,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秘密穿梭,像一个披着羊皮的狼,游走在战争的边缘。
1945年4月1日午夜,福建牛山岛海域,美军潜艇“皇后鱼”号发现了阿波丸号的踪迹,四枚鱼雷划破夜空,直击目标,阿波丸号突然燃起熊熊烈火,巨大的漩涡瞬间将这艘装满物资的大船和两千多人的生命吞噬。
这次事故,是世界海难史上最令人痛心的悲剧之一,二十多年后,尼克松的“礼物”让中国决定自行打捞阿波丸号,代号“7713”工程由此启动,在那个技术条件有限的年代,打捞工作充满了挑战。
最初,渔民们用最原始的方法——编织巨大的渔网来定位沉船,150名渔民,300张渔网,在茫茫大海上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最终,沉船的位置被锁定。
不久后,我国海军出动主要打捞船只和600多潜水员,展开了一场更深入的探险行动,1977年5月1日,潜水员发现了一具身穿日军制服的遗骸,经确认,这是一名日军中将。
1980年,刻有“阿波丸”字样的船钟被打捞上来,沉船的身份最终得到确认,“揭棺”行动正式开始,潜水员在船身上焊出洞,把绳子穿过去,然后靠打捞船的升降设备,慢慢地把沉在水下的东西拉上来。
首先浮出水面的是货物仓的侧舷船甲,随后,大量橡胶和锡锭也随之出现,这些东西虽然在海水里泡了二十多年,但质量还是挺好的,锡锭的发现,让打捞队意识到这艘船的重要性。
锡是制造战斗机的关键原料,如果这批锡锭顺利运回日本,无疑会增强日本的军事实力,甚至可能改变二战的某些战局,打捞工作进行中,陆续有让人没想到的宝贝被捞了上来。
众多砚台、古代官员用的印章、玉制的佛像、色彩斑斓的陶俑、精致的根雕艺术品、古老的瓦当,还有商周时代的面具,这些来自中国的文物,无声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也为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文物由于长期浸泡在海水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其中,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至今仍未找到的北京猿人头骨,这块宝贵的古化石在人类演化研究中占有关键地位,它不翼而飞成了考古界的一大痛。
有学者推测,这块头骨可能就在阿波丸号上,但经过多方搜寻,依然无果,中田光男这位曾经关东军军官的叙述,让这件文物显得更加神秘,他声称曾亲眼见过北京猿人头骨,但具体去向却不得而知。
这使得北京猿人头骨的命运更加扑朔迷离,成为阿波丸号沉船事件中最大的未解之谜之一,那些传说中的40吨黄金和12吨白金,也跟这些文物一样,不见了踪影。
尽管打捞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这些贵金属始终没有现身,有人猜测,黄金可能在沉船前被抛入大海,深埋于海底淤泥之中,也有人认为,美国的情报本身就存在错误,黄金根本不在船上。
尽管未能找到传说中的宝藏,但“7713”工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沉船打捞行动,不仅打捞出大量物资,也积累了宝贵的水下作业经验,推动了中国相关技术的发展。
另外中方还将打捞出的300多具日军遗骸归还给了日本,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阿波丸号的沉没,既是战争中的悲剧,也成了历史的记号,它承载的财富和文物,记录了那个动荡年代的掠夺与苦难。
那些未解之谜,仍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揭开,而这艘沉睡海底的巨轮,将继续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沉重的历史,提醒着我们和平的珍贵。
阿波丸号的故事,远未结束,这就像是一个存放历史片段的大瓶子,科技进步后,总有一天,那些历史谜团会揭晓,帮我们拼凑出更全面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