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春,蒋介石让邓锡侯从四川给胡宗南提供十万石军粮和十二万壮丁,邓锡侯回绝

史记峰会 2025-01-08 22:44:05

1948年春,蒋介石让邓锡侯从四川给胡宗南提供十万石军粮和十二万壮丁,邓锡侯回绝说:“四川在抗战中提供了大量粮食和壮丁,付出巨大牺牲。如今抗战胜利,再大肆征调,会失掉川人之心。” 邓锡侯是川军元老,在刘湘病死后,成为川军“保定系”的首领。1947年4月,张群成为“行政院长”,到南京上任时向老蒋推荐,由邓锡侯接任他走后空缺的四川省主席一职。 老蒋尽管内心不情愿,但一时间也无合适人选,便卖了张群这个结义兄弟的面子,任命邓锡侯为四川省主席。 邓锡侯上任后,因老蒋频繁的索要军粮、壮丁,怨气很大。到了1948年3月,老蒋电令邓锡侯,让从四川给西北的胡宗南集团,尽快提供大量军粮、壮丁,邓锡侯很是生气,回电拒绝。 老蒋见邓锡侯的电文中,言语间对他颇为“不敬”,勃然大怒,有了换人的念头。不久后,邓锡侯到南京开会,期间去找了张群,说了心中的苦恼,提出了辞职的想法。 接着,张群向邓锡侯透露了一个消息,说老蒋可能要让江西省主席王陵基去四川,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邓锡侯听出了张群的弦外之意,是让他主动去找老蒋辞职,这样面子上好看一些。邓锡侯见完张群后,写了一个辞呈,到了老蒋的官邸当面递交, 老蒋装模作样的劝说一番后,收下了辞呈,表示容他考虑后再做决定。心灰意冷的邓锡侯,去了上海的一家医院休养。 由于不见邓锡侯回四川,外界一度疯传他去香港了,还有说他去解放区了,说法不一。老蒋听到传言后,大惊失色,让特务头子毛人凤派人调查,当得知邓锡侯人在上海后,让张群以好友的身份前去打探情况。 张群见到邓锡侯,开门见山的说:“我的行政院长已免去,王陵基四川省主席的职务也将发表,你有何打算?是否可以考虑担任军职?” 邓锡侯此前担任的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四川省主席等军政要职都被免去,以老蒋对他的猜忌,又能再给什么重要军职呢。 邓锡侯便以身体有恙为由,对张群说:“烦请转告,我担任军职的事,六个月后再说吧。” 王陵基在川军地位虽高,但声名不佳,和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大部分川军元老的交情都一般,张群不看好王陵基能主持四川局面。 邓锡侯建议说:“应该设立管理西南的军政机构,以岳军兄主持最为合适。” 张群说:“蒋先生也有此打算,但恐怕暂时顾不上。以后若真有这方面的可能,我一定会推荐你来当副手的。” 6月,老蒋委任邓锡侯为川陕边绥靖公署主任。在老蒋、何应钦等人的连番催促下,邓锡侯不得不返回四川。 邓锡侯的老部队大部被拆分,仅剩由亲信黄隐控制的95军,说是一个军,实有兵力不过万余人,装备、兵员缺额严重。已有起义念头但深感兵力不足的邓锡侯,暗中和刘文辉、潘文华密商。 刘文辉的部队,分散在西康各地,不易集中,潘文华的部队在川鄂边区驻扎,邓锡侯的部队在川西北,鉴于彼此部队距离较远,难以相互支援,三人约定,先暗中积蓄力量,等解放军进入四川后,再举兵起义。 王陵基忌惮邓锡侯在四川的影响力,不断向南京建议,说邓锡侯既是川陕边的绥靖主任,应该驻节汉中。为了达到目的,王陵基还承诺,只要邓锡侯去了汉中,会调五个保安团划归川陕边绥署节制。 邓锡侯清楚,一旦自己带着部队去了汉中,那么就会陷入胡宗南的监视,而再想回四川必然不得,到时候起义就难以发起了。 就在邓锡侯和王陵基斗法的时候,老蒋因在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中,主力近乎折损殆尽,不得不选择下野以避风头。在下野前,老蒋进行了一番人事大调整,其中,将重庆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调离,由张群接任。 老蒋将朱绍良换成张群是有深意的,随着兵败如山倒,西南尤其是四川的地位愈加重要。张群是四川人,和川军元老大都有交情,是个主持西南军政的合适人选。 不久后,重庆绥靖公署升格为西南军政长官,张群任长官,一众副长官除了钱大钧、贺国光是老蒋的亲信外,其余的邓锡侯、潘文华、唐式遵、孙震、杨森等人,都是川系将领。 副长官中,以邓锡侯资历最深,因为他是唯一的铨叙二级上将,其他人中,军衔最高的也就是“中将加上将衔”。 在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继而解放南京,席卷东南之时,邓锡侯和刘文辉、潘文华抓紧策划起义。 老蒋对川系将领是表面利用,暗中提防,在广州解放后,他飞到重庆督战。老蒋到四川后,特务们对邓锡侯等人的监视加强了不少,使得起义发起的难度骤然增加。 11月30日,老蒋在重庆解放当天,飞到了成都。之后,在老蒋的指派下,张群多次找邓锡侯谈话,让他尽快和胡宗南合署办公,并将家人送去台湾。 邓锡侯一面采取拖延战术,一面制定应急方案。12月7日,在胡宗南的部队接管成都城防之际,邓锡侯、刘文辉果断离开。9日,邓锡侯、刘文辉、潘文华在彭县龙兴寺通电起义。 成都解放后,在入城仪式上,邓锡侯和贺龙司令员握手,他的人生迎来的新的一页。

0 阅读: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