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别让“假羽绒”寒了心 当凛冽的寒风奏响冬日序曲,羽绒服、羽绒被宛如贴心暖宝,成为人们抵御严寒的必备好物。可谁能料到,在消费市场的暗处,部分直播间正布下“陷阱”,让满心期待“暖暖过冬”的消费者,一不小心就掉进“假冒伪劣”的冰窟窿。 江苏南通的调查直击乱象核心,那些打着“高性价比”旗号的羽绒被,内里填充竟不是蓬松保暖的羽绒,而是“飞丝”。这飞丝,恰似“李鬼”,脱胎于羽毛却只是单根短丝,仗着与真羽绒的“皮囊”相似,在直播间灯光与主播巧舌如簧的掩护下,轻松骗过消费者的眼。成本400元与800元的悬殊,造就近半利润空间,暴利诱惑下,不良商家弃诚信如敝履,批量炮制“假羽绒”,再配上虚假检测报告、充气标,为骗局披上“合法合规”的伪装,堂皇上架售卖。 直播电商本是好物推介“新窗口”,如今却成劣质品“避风港”。主播们信誓旦旦拍胸脯保证“品质上乘”,利用镜头局限、观众无法现场验货之便,将飞丝被夸得与真羽绒被“伯仲难分”。消费者冲着信任下单,收货才惊觉上当受骗,保暖“神器”沦为“闹心次品”,钱打了水漂,暖冬期望也碎一地。 其实,破解这场“骗局”需多方合力。监管要“长出牙齿”,线上线下“两手抓”,填补质量检查漏洞,严审生产资质、细查产品成分,让造假无处遁形;平台当守好“门槛”,强化入驻审核、直播监管,对售假行径“零容忍”,一经查实封号禁播;消费者更要炼就“火眼金睛”,购买选正规渠道、知名品牌,细瞧标签参数,遇价格低得离谱的“羽绒好物”多存疑,收货后若质量不佳及时维权。 过往吃亏上当不可怕,关键是唤起众人防范心。若你曾被“假羽绒”坑过,莫让委屈憋在心里,在评论区曝光经历,恰似在消费“暗巷”点亮警示灯,让更多人看清套路、绕道而行。寒冬冰冷,可市场不该冷酷,权益不容践踏,唯以警惕为盾、监督作剑,斩破假冒伪劣“荆棘”,方能护住钱包、迎来货真价实的暖冬。
警惕!别让“假羽绒”寒了心 当凛冽的寒风奏响冬日序曲,羽绒服、羽绒被宛如贴心暖
爽辣经典动物
2025-01-09 09:55: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