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洛阳发现1000年前粮仓,打开后满满一窖粮食,专家将谷粒带回种植,发

鉴清评趣 2025-01-09 16:44:55

1971年,洛阳发现1000年前粮仓,打开后满满一窖粮食,专家将谷粒带回种植,发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参考资料:大河网)   那年夏天,洛阳城里的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施工。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家挥汗如雨,却也干得起劲。   就在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大发现悄然出现了。   工人们挖着挖着,突然,“砰”的一声,挖掘机的铲子好像碰到了什么硬东西。   施工人员小心翼翼地挖掘,很快,地下竟然出现了十几个圆圆的大坑。这些坑有十米宽,六米深,看起来既神秘又古老。   大家伙儿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古代某位大官的坟墓,也有的说是古代的地下宫殿,甚至还有人开玩笑说是外星人留下的秘密基地。   没多久,考古专家便来了。他们仔细一瞧,发现坑壁上有一块破牌子,上面刻着“含嘉仓”三个字。   看到这个三个字后,专家顿时惊喜不已,原来,这些大坑不是坟墓,也不是宫殿,而是隋唐时期的一座超级大粮仓——含嘉仓!   含嘉仓,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挺厉害。它是那时候国家的粮食大仓库,里面的粮食多得数不清,据说有近600万石,占了全国粮食的一半!这简直就是古代的“超级粮库”。   当考古专家打开粮仓的时候,里面的景象简直让人目瞪口呆。满满当当的都是粮食,尽管已经过了1300多年,但很多稻谷看起来还是跟新的一样。   有的稻谷虽然变成了黑色,但一半以上还能看出原来的样子。这些稻谷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让人们惊叹不已。   专家们觉得好奇,就把这些稻谷拿回去试着种种看。结果,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三天后,这些千年前的稻谷竟然发芽了!这实在太神奇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对于这种情况,实在让人感到好奇,放在今天来说,一些粮食都采用的真空包装,保质期顶多也就一年到两年,那么,古人究竟用的什么办法,竟能让粮食保存千年后依旧可以发芽?   事实上,这里面包含这许多古人的智慧。   首先就是选址,含嘉仓特意建在洛阳地势较高的地方,这样,下雨的时候,水往低处流,粮食便不会被水淹到。   在建造粮窖时,古人先把地窖里的土层用火烤干,土层一板结,就像穿上了一层“防水衣”,水渗不进来。   在粮仓的底部,古人会铺上草木灰,这东西就像干燥剂,专吸潮气,上面再搁木板,把粮食和湿气彻底隔开。   此外,粮仓的坑是圆锥形的,上面大下面小,就像个倒过来的大漏斗。这样的设计不仅好挖,还能让里面保持干燥。   而且,粮仓的壁上还涂了一层特别的东西,防止潮湿。这些巧妙的设计,让粮食在里面能保存很久很久。   储存粮食的时候,古人采用了“席子夹糠法”。就是把粮食一层一层地放在木板、席子和糠之间,这样粮食就不会发霉长虫了。   粮仓的盖子也很有讲究,是用土封上的,上面还种了小树。如果小树长得不好,就说明粮仓里可能有问题了。这种细心周到的考虑,真是让人佩服。   现在,我们再看看现代的粮仓,虽然比古代先进多了,但在选址、防潮、通风这些方面,还是借鉴了古代的智慧。   比如,现代粮仓也会选在高高的地方,防止地下水;也会用特别的东西来防潮;还会设计风道让空气流通。这些都是从古代学来的智慧。   含嘉仓的发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储粮技术的厉害,更是对古人智慧和创造力的赞叹。

0 阅读:68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