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顾祝同告诉蒋介石,刘峙在印尼当起历史老师,教得很好,很受学生喜欢。顾祝同本以为蒋介石会因此责骂刘峙,可蒋介石却说:“叫他回来吧,身为上将,在别国教书,有失国体!” 刘峙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是陆军二级上将,他之所以在印尼当老师,纯属于误打误撞。 作为淮海战役国军方面的总指挥,淮海战役结束后,刘峙肯定是要被追责的。为了逃避追责,刘峙带着家人跑到了香港。他本以为在香港能过上好日子,结果却是苦不堪言。 到了香港后,刘峙确实躲过了来自蒋介石的发难,但却迎来了下属的发难。他的很多下属也跑到了香港,可下属到了香港之后,却没有钱过日子,于是他们纷纷伸手向刘峙要,甚至勒索他。 刘峙一向胆小,他担心下属们会干出杀人劫财的勾当,于是又带着家人,跑到了印尼生活。到了印尼后,刘峙不想坐吃山空,于是去做生意,却不曾想败光了家产。 之后,为了养家糊口,妻子黄佩芬去印尼当地的一所小学当老师。一次,黄佩芬有事要回香港一趟,为了不至于丢了工作,他让刘峙去给自己代课。 刘峙本来就能说会道,年轻时也做过教官,因此代课对他而言轻轻松松。只上了2次课,刘峙便深受学生爱戴。每次他的课,学生不仅认真听,还非常活跃。后来,校长更是带上一众的老师来听课,老师们都被刘峙的博学给征服了。 之后,校长更是提出聘用刘峙为正式老师。刘峙看出校长求贤若渴,便故意提高了工价。他本以为校长会讨价还价,没想到校长一口答应了。 妻子从香港回来后,不知情的她便叫刘峙继续在家休息。不曾想,刘峙却非常自豪地说:“我现在也是小学的正式老师了,工资还是你的好几倍呢!” 眼见丈夫屈身去小学当老师,妻子黄佩芬很替他感到委屈,便安慰道:“你放下身段去当一个小学老师,真的难为你了”。但上了十来天课后,刘峙已经适应了,说:“只要能帮你减轻负担,我愿意去做一名老师,而且给孩子上课,我也蛮开心的!” 之后,夫妻俩便每天一起出门上课,放学后,又一起回到了家里。这样的生活,夫妻俩就这样过了三年。 因为课程教得好,刘峙在当地有了名气,知道他的人越来越多。后来,有人特地写了报道报道他。这篇报道后来传到了台湾。 刘峙的好友顾祝同看了报纸后,得知了刘峙的状况,便赶忙去告诉蒋介石:“总统,有刘峙的消息了,他跑去印尼生活了,还当了小学老师,在当地可是小有名气啊!” 顾祝同本以为蒋介石依旧在生刘峙的气,会向往常一样,大骂他。可蒋介石听后,却是呆坐了一会,而后说:“堂堂一个民国二级上将,流落海外给小学生当老师,太不体面了,别人知道了,还不准怎么议论我呢,你给他寄去路费,让他回台湾生活吧!” 见蒋介石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顾祝同便趁机奉承蒋介石:“总裁对刘峙宽宏大量,这真是党国将领们的福气!” 最终,刘峙于1954年1月回到了台湾,并得到了一份工作。之后的日子里,他一直都在台湾安享晚年。
1941年,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
【1评论】【3点赞】
用户13xxx98
是印尼政府知道后大为紧张,蒋介石派一个上将耒教体育是什么意思?向台湾提出抗议,老蒋才知刘经扶跑到印尼当体育老师去了,迫于印尼外交压力,只好派人送钱到印尼将刘峙召回台湾养起来。
品茶论道 回复 01-21 16:59
一个上将()后面这个是什么字?
师太你就从了老衲吧 回复 01-19 08:17
最开始是有人用刘峙的名义在报纸上骂蒋介石,刘峙看见了非常生气,也登报辟谣:我就是刘峙,我从来没有说过这话。这下搞的世界都知道他是国民党的上将了,报纸都登出来了。老蒋也是看报纸才知道的,第一反应是火冒三丈,喊了句:丢人现眼,快让他回来。😂
德行天下
从侧面反应出刘峙的夫人黄佩芬是一个很贤惠的女人。
安静的咸鸭蛋 回复 02-02 02:56
那个年代有不贤惠的吗?
用户13xxx06
有文化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吃亏
何其屌
刘峙的孙女后来又去了西点军校。这种人是没什么节操的,就是个混子
唐科雄 回复 01-22 13:38
你快去搬砖,不够用了
万大山 回复 01-23 14:29
反水如喝水; 抗日大义不亏
马耀华
历史上都说刘峙是个福星,看来还是没错的。
路人
逃过一却,苦尽甘来
泥丸函关 回复 01-12 20:27
长腿将军不是徒有虚名的
草里蚂蚱
大丈夫能屈能伸
用户13xxx05
其实蒋光头也知道徐蚌会战最后的失败和刘峙没多大关系,所以也就顺水推舟给了就一个个体面的结局!
用户13xxx05 回复 01-22 07:08
我都说了,刘峙就是个吉祥物,没人听他的!没有蒋光头的命令,他根本调动不了任何一个兵团,而蒋光头当时在干吗?在东北,再华北,在上海,根本没空管徐蚌地区的事情,你让刘峙怎么办?
用户41xxx50 回复 01-22 14:31
我之前看过一份资料,说是老蒋跟白崇禧没谈明白。白的主张是,整个华中就一个剿总,总部设在蚌埠,一百多万军队由白崇禧全盘指挥。老蒋的主张是分设徐州和武汉两个剿总,合作协调作战。白崇禧拒绝赴任。老蒋让桂系元老黄邵竑前去劝说。黄另有打算,劝白去武汉赴任,把军队抓在手里,等老蒋败了,推李宗仁上台。白这才去武汉。但是坚决不参合徐蚌的事。徐州那边老蒋交给杜聿明实际指挥,刘峙当招牌。
用户10xxx94
很正常的!!!!
抵抗力量
这就是被邱清泉吐槽“总座高见”的那位国军将领
用户10xxx53 回复 01-16 13:22
那没办法,刘峙跟着老蒋混,只能听老蒋的。本身的能力就是听话,运气也算好。至于桂系,会打仗的,不会打仗的都不会听他的。
木丁山 回复 01-14 18:27
就是那头猪将
GGG
老蒋收买人心仅对自己嫡系
柳王爷 回复 01-12 08:30
对他忠心的也很不错
AN
老蒋一生就输在面子上了
鞭长莫急
总座高见
灯火阑珊
其实,淮海战役老蒋看中的是白崇禧,李白不接这个烫手山芋,接的话就要把桂系家底都搭进去了,刘持听话,就去做个吉祥物
用户10xxx79
大丈夫能屈能伸钦佩
大气磅礴
不是夫人,是如夫人[哭笑不得]
老地方
老蒋还是念旧的
穆东升
老蒋还是心善
愚公
刘就讲徐蚌会战,就行了
用户10xxx65
把你的脑袋从你脚后跟里拿出来想好了再说吧,你的那个叫刘闪的家伙正在台湾砍甘蔗呢!
摸金岩
故事
洒家
挺好
刘哥
刘峙还是做教官比较合适,指挥百万大军还真不行
月落无痕
打仗虽不咋地,但有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