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北元”历史】讲起元朝来,大家耳熟能详,至少知道元朝是我国古代由蒙古贵族为主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大一统王朝,但讲起“北元”来,很多人则感觉有点陌生。
北元(1368年~1635年)是1368年蒙古族“大元”在我国中原地区的统治崩溃之后,元朝皇室退居漠北后形成的与南方汉族政权“大明”并存的游牧政权。
北元政权1368年至1402年其国号为“大元大蒙古国”,1402年之后改国号为“大蒙古国”。高丽人称它为“北元”。明朝人则称之为鞑靼或北虏(后分裂为瓦剌和鞑靼)。
北元自称为“北朝”,而称明朝为“南朝”,雄居漠北的“北元”与明朝实际处于南北对峙局面,这也算是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吧。1616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北元”又与明朝、后金形成并立局面。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元大都,元惠宗出逃大都。1402年,鬼力赤弑汗自立,明史不再记载“大元”国号(大元国号存在于1271年至1402年)。
1438年,阿台汗被脱欢俘杀,蒙古重新统一。1449年,蒙古也先俘明英宗,史称“土木之变”。1510年,达延汗统一蒙古本部,史称达延汗中兴。1547年,库登汗惧为阿勒坦汗所并,率左翼蒙古南迁。1550年,阿勒坦汗兵临北京,史称“庚戌之变”。1571年,隆庆和议,结束了与明朝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1576年,图们汗制定《图们汗法典》颁行于全蒙古。
1626年,林丹汗不敌后金,率右翼蒙古西迁。1635年,额哲献传国玉玺降“后金”,蒙古政权最后灭亡,女真“后金”大汗皇太极兼任蒙古大汗,此后满蒙结盟,影响整个有清一代历史。
北元疆域广阔,长期控制着内外蒙古,势力所及长城以北、东至女真、西抵哈密以及哈密以西的裕勒都斯河流域、北到叶尼塞河的广袤地区,其疆域也是中国历史疆域的一部分。
具体说,1370年(至正三十年),元昭宗即位时,元廷仍据有岭北行省、甘肃行省及辽阳行省大部,南面的云南行省仍奉北元正朔。沿边军民虽被迫降明 , 但大多居于原驻地观望形势的变化 。
1372年(宣光二年),自岭北之役后,元明双方南北对峙的局面暂时稳定,随之也形成了新的边界。在1387年(天元九年)明军迫降纳哈出之前,除奉北元正朔的云南行省于1381年(天元三年)被明军攻取,以及北元与高丽之间疆界后来发生了变动外,双方所守疆界大体稳定。
以1377年(宣光七年)为标准年代,北元辖地东至高丽,西至中亚,在天山以南还有哈密等地,尽有元朝岭北行省及辽阳行省、甘肃行省的部分地区 。其疆域四至北、 西 、 东三面基本与元朝相同,只有南面与明朝形成了新的疆界。
1438年(明正统三年),岱总汗和太师绰罗斯·脱欢重新统一蒙古。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北元的势力所及长城以北、东至女真、西抵哈密以及哈密以西的裕勒都斯河流域、北到叶尼塞河的广袤地区,明史记载“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
1451年(明景泰二年),北元实际控制面积达379万平方公里;1627年(明天启七年)四月,鉴于后金的压力,呼图克图汗率部西撤归化城。至此东起辽西,西至甘肃的蒙古各部都受呼图克图汗的节制。
北元政权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多民族的独立政权,在统辖境内除蒙古族外,还有汉族和其他众多少数民族人口,如同辽、金、西夏政权一样,北元也是当时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
北元时期不仅是蒙古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北元的历史是祖国多民族国家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